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02.232024
打造产业发展人才支撑 多方探索产教融合新实践

日前召开的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要持续抓好“两个先行先试”,深化科教融汇、充分发挥高校基础研究主力军作用,深化产教融合、以技术转移为纽带推动“四链”融合。业内人士指出,随着我国产业不断升级,产业发展所需要的技术人才也在不断升级,需要通过校企联动发掘产业实际需求,培育更具备实践能力人才,为我国相关产业发展注入人才活力。在与小米联合搭建的实验室里,北京工业大学学生王奕达正在调试AIoT实验箱的代码,确保新加入的人脸识别能够顺利与智能门锁联动,不用钥匙,不用指纹就能开门。“在参加小米主办的AIoT开发平台创新挑战赛的过程中,让我学到了很多,特别是如何将知识落地,比如如何将人脸识别等新功能整合进物联网系统,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确保工作进度推进等等,这些对我未来的工作实践都很有帮助。”王奕达告诉记者。北京工业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赵艳提到,企业与高校联合举办技术大赛的初衷是为同学们提供更多实践实训实战机会,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也为企业输送更多具备实践能力的人才。“对于在大赛中表现出优秀的实践能力的学生,小米公司也会在招聘中予以倾斜。”类似北工大与小米这样的校企联合培养,正在为我国相关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更多人才支撑,也反映出我国产业经济发展的新阶段人才需求。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会长王建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工程教育规模大,培养了大批工程技术人才,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人才支撑。但是,中国工程人才依然短缺,根据《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预估,2025年,在我国重点领域的制造业人才缺口将达到3000万。在人才缺口需求的带动下,部委、高校、地方都在积极探索产业人才培育实践。哈尔滨工业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党委副书记赵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学院围绕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等,与航天科技集团等20余家头部企业联合开展工程硕博士培养。“在就业供给侧,培养适应企业需求发展、具备较高职业技能和道德素质的新时代人才,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与需求的匹配度。”赵文说,“未来,我们还将进一步加强产教融合,树立政校企协同意识,构筑‘产学研用创’全链条、融贯式、一体化卓越工程人才培养体系。”地方也在积极探索产教融合培养实践,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多实践型人才。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袁靖宇提到,江苏积极加强多元协同,推进产教融合。“我们通过建立重大技术需求征集网络和对接解决机制,提炼产业急需解决的研究课题。2019年以来,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以及长三角的复旦大学、上海交大等65所高校已经与江苏省产业研究院联合培养研究生5761名。”教育部研究生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推动构建校企共同招生、共同培养、共同选题、共享成果和师资互通、课程打通、平台融通、政策畅通的“四共”“四通”机制。“通过产教融合,企业可以加快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和应用,提升产业的竞争力和发展水平,也为我国产业升级发展注入更强劲的人才活力。”王建华说。(记者 袁小康) 

02.062024
中央社会工作部召开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总结会

2月5日,中央社会工作部召开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总结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好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总结会议精神,总结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情况,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努力推进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各项工作高质量开展。中央第十六巡回指导组组长许又声出席会议并讲话,副组长贾育林到会指导。中央社会工作部部长吴汉圣作总结讲话,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央社会工作部纪检监察组组长刘钊、中央社会工作部副部长赵世堂出席会议,中央社会工作部副部长柳拯主持会议。会议指出,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中央社会工作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主题教育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对标对表党中央部署要求,充分借鉴运用第一批主题教育成功经验,推动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主题教育各项工作不断走深走实,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取得积极成效,为加强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党的建设、推进深化改革和转型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要进一步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成效,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持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常态化制度化,抓好整改整治任务落实,强化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做好建章立制工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行业协会商会有效延伸。许又声同志在讲话中对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第二批主题教育取得的成效予以充分肯定,就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进一步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提出了明确要求。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和办公室以及15个巡回督导组全体成员,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党组织负责人等 500余人参加会议。

01.242024
共解行业难题 共享发展资源 ——福建厦门柔性电子研究院推动上下游协同创新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民营企业贡献了全社会70%的技术创新成果,涵盖了80%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和90%的高新技术企业。近年来,通过与科研机构合作建立技术研发中心、产业研究院、中试熟化基地等创新平台,民营企业持续强化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不断提升创新能力。福建厦门柔性电子研究院就是这方面的代表性企业。  轻薄可弯折的柔性电路板附于可折叠显示屏上,随手机开合弯折;植入柔性传感器的电动牙刷能根据压力变化识别使用场景,有效防飞溅;使用3D打印设备将液态金属涂覆于柔性电路板上,既能简化制作工艺又能节省材料……走进福建厦门柔性电子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的展厅,共建企业完成的各项研究应用成果琳琅满目。新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正蓄势待发的当下,电子正朝着随形而变的趋势发展,在不久的将来,不仅手机可以折叠,大部分电子显示器都能像报纸一样,随时打开、卷曲或折叠,手机、电视等消费电子产品形态将更新颖轻便。而这处处离不开柔性电子,因此,业内人士形象地将柔性电子比喻为新基建的“钢筋水泥”,认为其不仅有着比微电子产业更为庞大的市场,而且将协助传统产业提升产业附加值,为产业结构和人类生活带来革命性变化。柔性电子作为将电子器件制作在柔性塑料或薄金属基板上的新兴电子技术,近年来在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物联网、可穿戴设备等领域的应用日趋丰富,正成为全球科技技术的前沿和研发热点。面对丰富的展品,研究院院长续振林如数家珍。“这都是各家企业合作的结果。”续振林介绍,为攻克产业前沿和共性关键技术难题并转化应用,研究院由柔性电子行业龙头厦门弘信电子科技集团主导发起,在厦门市科学技术局的支持下,联合13家上下游企业共同参股,是一家校企合作、市场化运作的新型研发机构。自2019年成立以来,研究院积极探索创新技术的产业化路径,推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有机衔接。截至目前,研究院已推动21个项目成果转化,获得专利80多项。 校企聚合力,攻关技术难题近段时间,研究院技术研发中心研究员朱时华正忙着推进柔性压力传感器的中试工作,“实验室的测试已经通过,接下来就是在生产试验中继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朱时华仍记得,两年多前,研究院一家共建企业提出,在终端电子消费品生产中,下游客户出现了对压力按键的功能需求,需要通过柔性传感器将外界的受力情况转换为电信号,而当时市面上具有此功能的新材料技术被个别外国企业垄断。作为新兴产业,柔性电子涉及新材料、新生产工艺及其对应的设备制造等多个板块,仅靠单家企业难以破解产业技术难题。“建立研究院的初衷,就是希望能同时汇聚产业链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力量,推动相关物料以及柔性电子领域的生产设备、关键器件研发。”续振林说。了解企业具体生产需求后,研究院与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组建联合实验室,高校研究人员负责原材料开发,研究院工程师负责验证生产工艺和应用开发。历时约一年半,朱时华所在团队研发出了以纳米石墨为关键技术的柔性压力传感器,并搭建起柔性压力传感器中试生产线。“研究院更了解企业生产需求,高校研究人员则为团队注入了研发力量。”朱时华认为,研究院与高校协同创新,拉近了实验室与企业之间的距离,企业的研发需求得到充分满足,高校的创新成果也实现了有效转化。 上下游协同,解决行业痛点对准位置,工作人员将一块近2米长的柔性电路板置于测试仪皮带上,设备随即检查连接器外观及电阻功能。信号灯显示合格,电路板便被自动贴上标签,进入下一道工序。整个过程用时仅30秒。“有了这台柔性电路板自动在线测试仪,检测环节的效率提升140%,还大大降低了不良漏失率。”弘信电子设备高级工程师肖晓军介绍,公司生产的柔性电路板多用于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等产品,质量控制要求高,产品良品率是企业最关注的指标。“以前业内没有针对这一工序的自动检测设备,人工操作时失误在所难免且难以察觉。”肖晓军说。为解决这一行业痛点,2020年底,研究院和弘信电子、厦门市工科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三方组建项目组,联合研发柔性电路板自动在线测试仪。“上下游企业联合攻坚,能够充分发挥各类资源的综合效应。”续振林说。“在调试设备的大半年里,我们派出4位工程师常驻弘信电子的工厂,保证随时获取相关数据并及时沟通修改。”厦门市工科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林高雄说,以前研发新设备时,往往没有应用场景进行试验,设计的工艺参数也可能并非客户所需,容易造成时间、资金浪费。“现在有了详细精确的设备需求和测试场景,研发效率明显提升。”林高雄说。下游企业提供具体需求与应用场景,研究院指导设计思路,上游企业负责方案落地,知识产权归三方共有——这一合作研发模式已成为院内不少共建企业合作创新的路径。如今,柔性电路板自动在线测试仪已经更新到第四代,能兼容更多产品尺寸。“弘信电子已经批量购入这款设备,还有几家外地企业也前来购买,这几年的辛苦总算没有白费。”随着新产品逐渐得到行业认可,林高雄对未来发展信心满满。续振林介绍,研究院还专门成立了厦门柔性电子实验室,购入精密设备,为行业内企业提供公共检测服务,目前已为20余家企业服务近300次。 打造生态圈,形成创新合力“研究院的研发方向来自企业,更贴近实际发展需要,也能加速研究成果产业化。”厦门市科学技术局局长孔曙光认为,研究院运作机制灵活,能有效鼓励企业开展研发创新,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续振林介绍,在与企业密切合作的基础上,研究院还联合多所高校、科研院所组建厦门市柔性电子创新联合体,定期开展交流活动,进一步促进创新链资金链产业链融合发展。同时,研究院与30多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柔性电子产业发展联盟,整合多方资源,加强产业调研与行业交流,打造开放、合作、共赢的柔性电子产业生态圈。面向未来,续振林坦言,为推进研究院的持续发展,还有一些潜在困难需要克服。新兴产业研发成本高、风险大、回报周期长,对民营企业而言压力不小。“就拿柔性电路板自动在线测试仪来说,随着生产工艺更新,设备每6到8个月就要升级迭代一次,企业陆续投入了400多万元,接下来还要持续投入人力、物力进行研发更新。”续振林说,目前研究院已落地的项目以工艺提升和技术改造为主,要取得新材料研究的突破性进展仍需长时间积淀。“目前,研究院的服务对象以共建企业为主,研发需求、创新能力、产业转化等已经基本实现闭环。但同时也存在服务领域相对狭窄、研发供需未能充分打通等问题。”对此,续振林表示,研究院将进一步加强业内各界的深度合作,加强平台的公共属性,为满足行业内的共性技术需求提供更多助力。“未来,相关部门也会进一步加大对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期待政产学研携手合作、汇聚资源,进一步提升柔性电子等产业的研发创新和产业化水平。”孔曙光说。

01.242024
建设“高校集聚性”硬科技创新街区 助推老城区实现高质量发展

西安碑林环大学硬科技创新街区自启动建设以来,聚焦“大学+”,探索“学科+产业”的创新模式,构建了“城校企”协同创新机制,形成“高校创新、街区创业”的新生态,全力打造大学引领城市更新升级的高水平创新创业示范区。突出“硬科技”,构建规划领衔的全链条创新策源体系。环大学硬科技创新街区以“一轴三区七大创新圈”为总体空间架构,规划范围10.47平方公里,提出航空航天、智能制造、智能建造、智慧健康、电子信息、新材料和数字创意“6+1”产业布局,建设“西工大-光机所”等五个先行启动区与特色路段。在创新街区发展版图上,高校院所星罗棋布,为科技创新承载优厚资源与实力,通过在大学周围建设若干“创新圈”,创新城市空间供给与治理方式,形成市区校共建“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一流双创”新机制,以科技创新和城市更新“双轮驱动”推进载体项目规划建设,挂牌共建14家“秦创原∙碑林环大学硬科技创新街区立体联动孵化载体”;西北工业大学智能系统综合大楼、星光德必易园等一批载体项目推进实施,将创新创业空间从大学校园、楼宇载体向重点路段、重点片区延伸拓展,持续输出高质量技术成果,街区立体联动孵化体系基本成型。通过引入街区合伙人等,形成“政府主导、规划引领、社会运作、企业实施”运作方式,建立“管委会+公司”“街区+环大学创新经济圈”建设机制。做优“融服务”,建成多维立体创业创新服务平台体系。搭建创业孵化平台,陕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局时空信息产业基地揭牌,致力打造地理信息数据加工“陕军品牌”和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西安高地”;西工大启动空天动力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中科院西安光机所规划建设光子产业创新中心。做强技术转移平台,围绕无人系统、智能建造、智慧健康等方向建设6个概念验证平台;引进“史太白智能制造技术转移中心”。完善投融资服务平台,成立陕西省首支概念验证基金,助力“从0到1”硬科技创新创业,初步形成“概念验证-种子期-成长期-成熟期”全链条科技创业投资服务体系。拓展公共服务平台,“多维度知识产权评议医疗机器人”获国家知识产权局2023年度第一批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优秀案例,3家企业获得“国家知识产权优秀企业”称号;设立街区公共服务网点,变“集中式”服务为“网点式”服务。优化展示交易平台,建立路演中心承接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项目,设立数字资产保险创新中心,发布国内数字资产保险首单;培育的“秦之县”陕西数字创意与县域经济融合发展平台获得“陕西年度十大新锐IP”。聚焦“硬产业”,打造优质企业分级梯度培育体系。以“学科+产业”方式孵化科创企业,围绕创新街区“6+1”产业方向,搭建6家市级以上秦创原“三器”示范平台,新获批3家省级大学科技园和1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023年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587家,培育的中航创世机器人公司、阳易信息公司在获取新一轮融资、突破工业软件“卡脖子”难题等方面取得新进展。推进工程科技产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中铁一局国家级示范项目“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大数据智能分析与公共服务平台”衍生开发了具有独享知识产权的标准化产品,服务项目200余个;依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孵化装配式钢结构研究院公司等土木行业高科技企业,引进中煤(西安)地下空间科技发展公司等专精特新企业。开展“双招双引”强链补链延链,举办“秦创原·梧桐树科转行动”“中国创新挑战赛”硬科技专题赛等品牌活动,获批西安市首批“人才交流活动中心”,认定高端人才35名。

01.242024
高性能微结构模芯精密制造技术及其产业化 ——记深圳大学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副教授鲁艳军

高性能微结构模芯是一种具有微结构的模具型芯,能够精准控制塑料零件的尺寸、形态及表面品质。通过高精度的加工制造技术,如微细磨削加工技术和微注塑成形工艺,能高效、精确地制造出规整的微结构注塑工件。因此,高性能微结构模芯在光学显示、微流控芯片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深圳大学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鲁艳军副教授表示,单晶碳化硅、陶瓷、模具钢等高性能零部件和聚合物元器件表面被加工出高形状精度和低表面粗糙度的微尺度阵列结构,可附加出新的功能特性,如表面疏水性、增强光效等。但传统的激光、刻蚀、切削等加工方法很难保证其微尺度形状精度和表面质量。为攻克超硬金刚石砂轮微尖端的修锐修整难题,鲁艳军创新性提出粗金刚石砂轮的脉冲放电-机械化学复合修整修齐方法,可将粗砂轮微出刃磨粒快速修整修齐,提升修整效率及磨削效率,实现硬脆材料的高效、环保精密微细加工。同时,他创新性开发出了金属陶瓷、铝基碳化硅等复合材料的环保、高效干式放电磨削工艺,可极大提高磨削效率。最终开发形成的超硬金刚石砂轮微尖端的微细磨削加工技术及装备,可在单晶碳化硅、陶瓷、硬质模具钢等高性能零部件及模芯表面加工制造出50~800微米尺度的微阵列结构。鲁艳军一直深耕高性能微结构模芯的精密微细磨削加工技术研究,同时积极开拓高性能微结构模芯产业化,带领团队研发出微结构模芯的超声振动铣磨加工技术。采用精密微细磨削加工技术和超声辅助振动加工技术在陶瓷、硬质模具钢等模芯表面可以加工制造出形状精度可控的微阵列结构,有效提高微结构模芯的制造效率与形状精度,且开发出形状精度可控的微注塑成型工艺,可将模芯表面的微结构一次成形复制到聚合物表面,快速成形制造出生物医用微流控芯片、光电芯片等微结构聚合物元件,可用于微结构聚合物元器件的大批量生产与制造。如今,鲁艳军团队已经加工出具有微流道结构的微流控芯片样品,并与10多家企业建立了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关系。相关成果获第八届金博奖创新创业大赛“创新领秀奖”,且与行业龙头企业获批共建广东省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助力复合人才培养。此外,鲁艳军还将微磨粒塑性域切削的纳米级空间延伸到宏观的磨削尺度,使得砂轮微尖端形状精密复制到陶瓷、模具钢和硬质合金等高强高硬模芯表面,加工制造出形状精度可控的微透镜阵列结构模芯,并开发出微阵列模芯的精密镜面磨削加工技术。还研究微阵列结构模芯参数与注塑成形工艺参数对注塑微成形精度的影响,开发出LED微结构导光板的高效、低成本的批量化生产与制造技术,推动精密微细制造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相关技术与专利已在深圳市睿光达光电有限公司进行产业转化和应用。与传统导光板相比,该新型导光板理论上可提高光效28.86%,克服了传统导光板生产制造成本较高、导光效果不佳、调光困难等问题,大大提高了出光的稳定性和均匀性,使光线更加柔和。同时,透光率的增加也有效提高了LED灯具的使用效率,能够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积微成著,笃行致远。鲁艳军团队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chine Tools and Manufacture(SCI,JCR一区TOP)、《机械工程学报》等制造领域权威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获授权专利5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20项(含美国发明专利2项),主持和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深圳市技术攻关重点项目、企业横向项目等20余项。

12.272023
成都高新区: 率先提出“中试+”生态理念 奋力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

成都高新区,是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部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科技部确定的全国首批创建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试点园区之一。近年来,成都高新区围绕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产业建圈强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持续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2022年,成都高新区生产总值(GDP)迈上3000亿台阶,综合实力稳居全国国家高新区第一方阵。创新加码寻突破,策源赋能强引擎2023年11月,随着微波与光子集成前沿研究中心正式挂牌,这也成为2023年以来入驻天府绛溪实验室的第四个前沿研究中心。作为四川省批准成立的首批四个天府实验室之一,天府绛溪实验室兼具新型研发机构和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平台的双重“身份”。天府绛溪实验室除建设国家一流水平的实验平台承担国家重点科研任务外,还将设立平台公司及产业基金,服务创新科研项目的成果转化和产业落地,以“揭榜挂帅”、订单制项目合作、科技咨询服务等多种形式,聚集一批行业龙头企业、高端人才,促进一批“卡脖子”技术加速突破并进行成果转化。预计到2025年,天府绛溪实验室将成为成都高新区抢占全球科技创新制高点、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要的战略支点。破局谋划促发展,中试转化优生态2023年初,成都高新区在全国率先提出“中试+”生态理念,并创造性提出聚焦主导产业需求的产业突破型和培育未来赛道的产业培育型的两类中试平台。2023年3月,成都高新区举办“中试+”生态大会,联合北大、清华、中科院技术转移中心等12家单位,共同签署“中试+”科技成果转化创新生态联合倡议,积极营造“技术研发+中试平台+专业孵化+天使基金+应用场景”五位一体的中试生态。“中试+”生态包含高校院所、中试平台、专业孵化器、天使基金、龙头企业五大主体。为推进中试首选地打造,成都高新区从平台建设、项目孵化、人才保障、中试项目、金融资本五个维度,推出“中试十条政策”。政策给予中试平台5年最高5000万元支持,重大项目可“一事一议”予以突破,从项目支持、使用补贴等方面,给予中试项目5年最高1000万元支持,帮助中试平台做优客户生态。记者了解到,2023年以来,总投资20亿元的IGBT中试平台(一期)、总投资1.5亿元的生物治疗中试平台等25个中试平台陆续认定开放;总投资12亿元的功率半导体中试研发平台等11个中试平台正在加快建设之中。产业能级提质效,主导产业再发力作为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一核四区”之一的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是全国首个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试点示范基地。据统计,截至目前,天府国际生物城已引进项目超300个,总投资超1200亿元,其中包括GE中国精准医疗产业化基地、赛默飞-国际生物城联合创新实验室、费森尤斯奥美德中国西南区总部等一批世界500强项目;先后推动成都先导、苑东生物、康诺亚等6家企业顺利上市,培育威斯克、齐碳科技等独角兽(潜在独角兽)企业4家。日前,最新公布的2022中国生物医药园区竞争力排行榜显示,成都高新区综合竞争力位列全国第一方阵。2023年10月19日,以“高水平创新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23中国生物技术创新大会在成都高新区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邓子新、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兴栋、中国工程院院士于俊崇、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学敏等近30位专家,以及阿斯利康、拜耳、GSK、艾伯维等20家世界500强跨国药企、50余家国内外知名医药企业齐聚成都,共话生物技术发展。这次盛会是我国最具权威性的生物技术创新大会之一,已在成都高新区举办三届,而中国生物技术创新大会再次在成都高新区举办,也将进一步助推区域生物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据悉,成都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已连续五年保持20%增长,2022年产业规模达1200亿元,聚集了阿斯利康、海创药业等医药企业3000余家,累计上市及过会企业10家,聚集在研及上市1类新药150余个,已构建涵盖靶点发现、临床研究、中试生产到产业化的全生命周期功能平台近160个、市场化程度超80%。产业投资筑高地,科技金融破难题近期,成都高新区天使母基金斩获融资中国“2022-2023年度有限合伙人榜——中国最佳天使引导基金TOP10”大奖,进一步增强了资本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10月18日,2023年中国·成都天使投资峰会在四川省成都高新区举行。130余家创投机构、国内领先天使母基金、天使投资人、重大创新平台、科创企业、各类天使创投协会组织代表出席参会。成都高新区天使母基金在本次峰会上与10家基金管理人(GP)集中签约,规模超60亿元。一年多来,成都高新区已累计与19家基金管理人(GP)签约,天使基金集群规模超过100亿元;与18家早期创投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基本实现全国头部机构合作全覆盖,成都高新区天使母基金已跻身全国天使母基金方阵前列。2023年1月至9月,成都高新区共有120余家(次)科创企业获得各类股权融资,超过2022年全年总数,获投企业数量同比增长25%。不断集聚的创新资本持续推动成都高新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上半年,成都高新区创设“人才贷”,实施“积分贷”“百亿千企”行动,助力788家积分企业获得信用贷款123亿元。成都高新区盈创动力科技金融服务平台上半年累计为11800余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债权融资超过720亿元。专业完备的产业基金体系筑就了成都高新区的科技创新势能和先进制造建圈强链优势。2023年上半年,成都高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35.9亿元,同比增长5.8%,一大批高层次创新人才和优质创新企业加速聚集。截至目前,汇聚院士26人,国家级、省级人才1100余人,各类人才80万名,聚集省级以上创新平台483家、高新技术企业432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数达106家,累计培育上市企业62家,位居中西部地区前列。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站在新的起点上,成都高新区正围绕着集聚创新人才、增强创新实力、促进成果转化,加速推进高能级创新载体建设,向着“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一流科技园区”的目标阔步前行。

12.272023
深化产学研协同 推动建筑能碳双控 ——2023年第十届全国近零能耗与零碳建筑大会在烟台举行

2023年11月21日-22日,2023年第十届全国近零能耗与零碳建筑大会在山东烟台举办。会议由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指导,中国建筑节能协会超低能耗建筑分会、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烟台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联合主办,建科环能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烟台市黄渤海新区建设交通局、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协办。大会设置1场主论坛、10场专题高峰论坛,90位政产学研专家作主题发言,28个近零能耗建筑测评项目、16个“十四五”零碳建筑科技示范工程授牌,来自全国的880余位代表参会。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二级巡视员殷涛,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副会长倪江波,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副司长韩爱兴,住建部标定司主任何涛,国家节能中心副主任康艳兵,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筑节能协会超低能耗建筑分会理事长徐伟,烟台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孙玉荣等领导嘉宾出席开幕式。殷涛、徐伟分别致开幕辞。中国建筑节能协会超低能耗建筑分会秘书长、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张时聪研究员主持开幕式。倪江波提出,从业者要更加充分认识建筑领域节能降碳的重要性,加快推动建筑节能降碳工作,抓住“双碳”发展机遇,加快建筑用能结构调整,把建筑领域节能降碳作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中之重,在实践中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倪江波和徐伟为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奥润顺达窗业有限公司、哈尔滨森鹰窗业股份有限公司、五方建筑科技集团、利坚美(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科尔建筑节能技术有限公司、路德绿建建筑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南京金星宇节能技术有限公司、河北三楷深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9家企业颁发“特别感谢”证书。2023年,共26个申报项目通过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科环能科技有限公司组织的近零能耗建筑测评。中国建筑节能协会近零能耗建筑测评办公室夏茂钟、中国超低能耗建筑分会副理事长、建学建筑与工程设计所有限公司于天赤总建筑师为15栋超低能耗建筑项目进行授牌;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环能孙峙峰副院长、中国超低能耗建筑分会副理事长、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绿建院王昭院长为10栋近零能耗建筑进行授牌;倪江波副会长、徐伟理事长为1栋零能耗建筑进行授牌。2022年科技部立项“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零碳建筑控制指标及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经过示范工程征集、形式审查、专家会审等环节,根据国家标准《零碳建筑技术标准》(征求意见稿)相关要求,共有3项低碳建筑、6项近零碳建筑、7项零碳建筑纳入本次科技示范项目。低碳建筑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环能科技张时聪主任授牌,近零碳建筑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环能院于震副院长授牌,零碳建筑由倪江波副会长和徐伟理事长授牌。烟台市住建局副局长张帅主持“烟台市近零能耗与零碳建筑政策”发布仪式。推动烟台市近零能耗与零碳建筑产业发展。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陈曦主持综合论坛环节。六位行业顶尖专家在论坛上从政策剖析、行业动态、技术前沿等视角多维度纵论零碳建筑发展方向,为行业发展整理思路、激发新思考。国家节能中心副主任康艳兵作了题为《科学推动建筑低碳转型,助力实现国家双碳目标》的主旨演讲;中国建筑节能协会超低能耗建筑分会理事长徐伟讲述了《近零能耗与零碳建筑十年发展与展望》;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立民分享了《材料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建筑新时代》;哈尔滨森鹰窗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边书平分享了《节能降碳、十年同行--用窗户挡住气候变化》;建学建筑与工程设计所有限公司总建筑师于天赤讲述了《零碳建筑学》;河北奥润顺达集团副总裁杨子龙作了《拓展合作边界,共谱行业新篇章》的主旨发言。11月21日-22日,10场专题高峰论坛举行。专题论坛分别以“住有宜居——高品质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设计赋能——以人为本的建筑降碳设计”“融合自然——适应气候特点的零碳最佳实践”“维度拓展——从零碳建筑到零碳园区”“高效保温——节能与结构和防火安全协同发展”“全程陪伴——全过程交付与系统化解决”“数字秩序——典型案例运行追踪与效果评价”“低碳节能——聚氨酯高性能门窗幕墙”“中原体系——规模化推广与产业发展”“十年同行——近零能耗到零碳工程实践”为主题,90余位行业政产学研专家分享最新节能降碳全覆盖、建筑园区全覆盖、核心技术全覆盖,参会者学习交流淬炼领先的零碳技术精髓,为零碳建筑企业布局“双碳”战略提供科学发展思路。大会特邀我国超低能耗建筑发起人、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韩爱兴副司长对2010年以来我国超低能耗建筑的发展进行总结和点评。韩司长表示,经过十几年发展,我国超低能耗建筑发展已经实现全国覆盖,未来应该更加注意产学研用协同,尤其是产业发展,支撑双碳目标同时,提升建筑品质,助力产业升级转型。韩爱兴副司长和徐伟理事长为连续出席2014-2023年十年超低能耗建筑大会的26位行业专家颁发“十年同行 特别感谢”纪念杯。11月22日,与会代表参观了万华人才中心示范项目、烟台产业园项目。其中,万华人才中心示范项目建造投资16亿元,总建筑面积18.6万平米,地上建筑面积12.2万平米,包括公寓、宿舍、体育馆、食堂、培训楼等,采用了PIR灌注新型结构保温一体化墙体、PIR喷涂保温防水一体化屋面、PIR喷涂保温隔声一体化楼地面及聚氨酯门窗幕墙等众多创新技术,结合应用四种可再生能源(地源热泵21%、光伏发电与发电玻璃15%、太阳能热水4%),本体节能率达到90%,可再生能源贡献率40%,已被列为山东省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试点示范与烟台市首批超低能耗建筑示范项目。全国近零能耗与零碳建筑大会组委会授权烟台举办2023年第十届全国近零能耗与零碳建筑大会,既是对山东省近零能耗与零碳发展成绩的肯定,也是对烟台市未来发展开启序幕,为烟台提供了一个向全国展示烟台城市风貌和活力的平台与机会。借此契机,会议上举行“烟台市近零能耗与零碳建筑政策”发布仪式,全体与会代表共同见证烟台市近零能耗与零碳建筑未来规划。大会自2014年开始举办,至今已成功举办10届,现已成为行业内规模最大、涵盖领域最全面的全产业链专业技术盛会。基于建筑节能和助力建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相信随着双碳目标不断的分解、细化和落实,低碳、近零碳、零碳将进一步快速发展,希望在“十四五”期间,中国建筑节能协会超低能耗建筑分会、中国建研院建科环能科技有限公司愿与行业一道推进建筑行业科技进步、推动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力争竞争力、影响力不断扩大、共同推动双碳目标实现,助力建筑领域碳达峰与碳中和。大会将继续以科技引领、案例分享、产业支撑位目标,关注行业前沿学术思想、科技成果与社会热点问题,引领行业发展新方向,服务各级政府和全国会员。

12.272023
加强植物保护研究 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创新发展纪实

做好植物保护工作,对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以下简称植保所)是我国植物病理学、昆虫学及植物保护事业的发祥地之一,坐落于历史名城南京,其前身是创建于1931年的中央农业实验所植物病虫害系,1978年启用现名。植保所创立以来,人才辈出,涌现出中国植病四大泰斗之一的植物病理学家朱凤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杜正文、获得突出贡献专家称号的顾本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曹赤阳等,为我国植物保护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植保所科研事业不断发展,研究规模持续扩大,综合实力显著提高。植保所共设水稻虫害防控研究、植物细菌、水稻病害防控、害虫生物防治、蔬菜病害防控、小麦病害防控、水稻病毒病抗性、作物病毒防控、农田草害防控、农药应用10个创新团队。各团队研究方向基本涵盖了植物病毒、植物虫害、生物防治等植物保护学科领域与门类,先后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23项,总经费1.3亿元。“十三五”以来,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课题7项,获部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28项;申请专利112项,授权66项,发表论文250余篇;共建立有5项行业标准,30多项省标准、团体标准通过审定。目前,依托植保所建立的科研平台有农业农村部南京作物有害生物科学观测站,江苏省国家水稻、小麦、棉花品种审定特性鉴定站,江苏省植物病毒病诊断检测技术服务中心,江苏省粮农作物病虫草害绿色防控工程研究中心等平台单元,构建起完善的植物保护创新平台体系。此外,植保所承担农药药效试验和抗性鉴定试验工作的历史悠久,自20世纪80年代起,就具备了开展田间药效试验和水稻稻瘟病、水稻条纹叶枯病和小麦赤霉病抗性鉴定试验的资质,是我国第一批承担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和水稻小麦棉花区试验的单位。在药效试验方面,通过长期开展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及植调剂等方面的测试工作,植保所已为全国农药企业和外国农药企业完成近万份农药田间药效报告,为农药的科学合理使用作出巨大贡献。在抗性鉴定方面,通过近30年的研究积累,形成室内与田间诱发鉴定相结合的重大病虫害鉴定的技术体系;利用该体系累计鉴定材料10万余份。完成的抗性鉴定报告得到同行专家广泛认可,为江苏和长江流域水稻小麦和棉花新品种选育提供了鉴定平台,为加速新品种选育和推广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植保所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日益频繁,主动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和机构,广泛深入地开展了一系列国际合作与交流活动。主持申报国际合作项目5项;多次邀请墨尔本大学桂冠院士Ary A. Hoffmann(国际排名前1%的遗传进化生物学家)到植保所进行交流指导;与国外大学、科研机构间广泛开展往来交流,均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新征程上,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继续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布局,发挥植保所科技优势和技术支撑作用,助力农业高质量健康发展。

12.272023
AI时代智能化转型的引领者 ——联想中国区大客户智能设备事业部总经理黄昕炜

在第九届联想创新科技大会上,联想首款AI PC、大模型压缩技术、人工智能双胞胎等一系列人工智能创新科技成果亮相,引发业内广泛关注。AI的落地、普及与安全,不仅仅是智能设备的课题,更关乎全产品组合与全方位、全景式的能力布局。作为联想中国区大客户智能设备事业部总经理黄昕炜,在联想推动AI时代智能化转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他以卓越的领导能力、前瞻性的创新思维和深厚的市场洞察力,让联想智能设备在从信息化、数字化到智能化转型的道路上实现质的飞跃。作为智能设备事业部的核心领导者,黄昕炜对行业发展趋势和走向有着深刻的理解。他依托于智能终端和边缘计算,着眼于搭建软件技术平台和生态体系,致力于提供以客户应用场景为中心的行业智能化解决方案,在电子政务、智慧教育、医疗、生态保护等方面取得突出成就,创造了业内多个领域零的突破。黄昕炜在主导的西宁野生动物园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中,带领团队为西宁野生动物园打造了全国首个电子病历系统,帮助动物园多方位、全周期地掌握动物的身体与生存状态,并打造了国内动物园首个整合的智慧管理系统;他还将前言科技与教学环节相结合,利用智能设备和智慧解决方案助力全国首个乡村小学AI科技馆的落地……黄昕炜充分挖掘商用智能设备解决方案在各行业中的应用潜力,彰显了他在利用科技创新解决实际问题方面的前瞻性思维。在黄昕炜团队的努力下,联想不仅成功建立了一套完善的产品组合,还将商用设备业务从简单的硬件范畴拓展到了软件开发、定制服务和交付保障等多个领域。这一转型不仅深挖了联想底层能力,也为客户提供了更加全面和灵活的解决方案。黄昕炜带领团队在积极推动业务解决方案的转型的同时还建立了ISV生态联盟,为合作伙伴提供超过20项资源支持,从而实现了业务从标准硬件销售向解决方案的成功转型。在联想商用智能设备市场飞速发展的背后,是黄昕炜核心领导力的杰出体现。他创新性地整合了硬件、软件、Edge AI边缘智能平台和服务,构建了一个全面的商用平板生态系统。联想武汉工厂拥有强大的硬件生产能力,每天超过14万台的产能和快速的产品出厂速度,使公司能够灵活满足各种客户需求。同时,黄昕炜重视软件和服务能力的提升,特别是通过Edge AI平台大幅降低了人工智能应用开发的门槛,缩短了软硬件适配的开发周期。这一切都展现了黄昕炜在联想智能设备事业部的核心领导作用。 这些年来,黄昕炜从未停止奋斗的脚步,目前联想已经为多个行业带来深远的智能化转型。他积极与行业伙伴合作,推进商用智能设备解决方案的实际应用,通过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来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其团队提供的解决方案深刻影响了汽车制造、工业生产、金融服务等行业,通过智能化转型提升了效率和管理水平。无论在提高汽车生产线的智能管理方面,还是助力连锁门店数智化升级或是推动金融行业办公效率提升方面,他和团队定制的解决方案都展现了在行业智能化进程中的创新性技术和领先水平。黄昕炜作为AI时代智能化转型的领导者,在推动联想商用智能设备领域所展现出敏锐的洞察力和较强的创新能力。这也让其和其团队成为推进产品技术突破和企业智能化转型的重要力量。

12.222023
谷城经开区:抢占低碳新高地 打造绿色示范区

谷城经开区是2006年8月经国家发改委、省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级经济开发区,2022年成功获批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地处襄阳市域副中心城市规划中的谷城产业新区、高铁新区所在地和河谷组群发展重要节点。近年来,谷城经开区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紧盯“绿色发展示范区、现代工业聚集区”发展定位和“千亿硅产业链、千亿化工园区”奋斗目标,不断加强平台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着力提质增效,主动促进企业转型升级,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力加快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的建设步伐,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先后获得“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基地、再生钢铁全国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国家绿色工业园区”等六张国牌及省级再生有色金属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省级近零碳排放工程建设示范区、省级“十四五”循环化改造示范区等22张省牌。 践行“两山”理念,创建绿色工厂谷城经开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紧密契合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始终坚持绿色发展,建成绿色企业27家,绿色产业增加值从2019年的27.3亿元提升至2022年的39.19亿元,占开发区工业增加值的77.95%。拥有三环锻造、三环车桥、骆驼华中、新金洋、洪伯车辆等国家级绿色工厂5家,数量位居汉江流域山区县首位。把创建绿色工厂作为全面推行绿色制造、促进工业持续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充分发挥绿色工厂的标杆示范作用,积极带动行业加快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实现行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园区将绿色GDP作为发展标尺,全面淘汰落后产能,宁可牺牲速度也要生态效益,鼓励企业加大节能改造,推广使用新能源、新工艺,严格落实清洁生产准入制度,持续推进省级近零碳试点建设,不断提升园区绿色产业综合实力。三环车桥公司通过实现“轻量化、节能、节材、提效、减排和绿色化标准”等六个绿色环节,成功创建绿色制造示范工厂;三环锻造公司复杂锻件智能化锻造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将生产节能达到70%;骆蓄公司引进美国沃尔兹设备,使用的板栅连铸连涂工艺为全球效率最高,质量最稳的生产工艺;金洋冶金公司拥有的“无污染再生铅技术”,铅回收率达98.32%,工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属国内首创;新金洋公司复杂废铝破碎输送生产线项目实现了清洁生产、绿色生产、减量化增长。近年来,园区已实施近零碳排放重点项目和将实施重点工程项目14个,总投资达25.38亿元,项目全部实施后,将年减排49万吨二氧化碳。 发展特色产业,打造循环经济谷城经开区建立了特色鲜明、带动力强、集群集约、链式扩张的循环型工业体系,已形成再生钢铁、再生铅、再生铝、再生铜和锌、再生塑料、再生新能源电池正极材料、生物质能源等七条闭合完整的再生资源循环产业链条:以三环车桥、三环锻造公司为龙头的再生钢铁产业,利用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钢铁生产汽车零部件等铸件,构建大规模废钢铁再制造产业链;以金洋公司、骆蓄公司为龙头的再生铅产业,每年“吃”进6000万只废旧蓄电池,“吐”出20万吨铅合金,构建生产汽车铅酸蓄电池产业链;以新金洋资源公司为代表的再生铝产业,构建研发高性能铝合金材料产业链;以骆驼塑胶、鹏威管业公司为代表的再生塑料产业,构建生产塑料制品产业链;以宇洲、再能公司为代表的再生铜和锌产业,构建铜阀门及五金配件产业链;以骆驼循环公司为龙头,总投资50亿元,实施动力电池梯次利用项目,构建生产再生正极材料产业链;以凯迪新能源公司为代表的生物质能源产业,构建农林生物质回收到燃料热转换发电循环产业链。在湖北工业地图上,武汉-襄阳-十堰汽车及零部件走廊带横贯东西,废钢铁、废铝、废铅、废塑料等资源的回收利用数量巨大,为园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和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广阔空间。园区已拥有再生资源工业生产企业50多家,回收网点在全国有5000余家,在集聚回收资源的同时,围绕七大循环产业,实现综合利用、高值利用,资源利用率在80%以上,每年从“垃圾堆”里淘出综合产值230多亿元。 强化创新引领,推进绿色转型谷城经开区持续推进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绿色工业园区建设,以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为依托,用好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再生钢铁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等国牌优势,形成以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为主导,构建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绿色建材和污染治理三大产业为辅的“1+3”绿色产业发展新格局。培育引进一批绿色产业重点企业,研发形成一批先进绿色技术与产品,如再生铅无污染技术、废旧钢铁再生利用技术、再生铝节能技术等;开发环保节能铝装饰材料、新型铝合金材料、合金钢精密件等绿色产品。结合园区招商引资、现有企业产业链延伸及技术改造,谋划的82个绿色产业项目,35个正在加紧推进,力争到2025年园区绿色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提升到80%以上。谷城经开区通过引领一二三产业全面绿色转型发展,不少企业在重点部位、关键生产环节实现了“机器代人”,可视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程度普遍提高,生产效率及产品合格率持续攀升。新金洋公司每年能“吃”进25万吨废铝,“吐”出20万吨铝合金,可节约100多万吨原生铝矿。过去,大家看不入眼的破烂,经过再生技术变成了抢手货,这是高质量循环利用的结果,科技创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金耐特公司每年大约回收5万吨可再生钢铁资源,通过破碎、熔炼、铸造、精加工……大量回收的废钢铁材料经过“综合施策”,变成了可以“再上岗”的全新产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与企业同频共振,抢占低碳高地,打造循环经济,不断探索园区绿色发展新模式,助推园区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高质量发展。”谷城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胡霞贵表示,谷城经开区将有序构建绿色低碳经济体系,突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大力实施绿色制造企业培育工程,加快发展新型绿色产业,全力推进现代化工及新能源硅全产业链建设,不断招引上下游高端企业入驻,全力以赴推动绿色制造示范试点和重点项目建设提速增效,打造绿色低碳产业集群,为园区高质量发展积蓄不竭动力,为谷城冲刺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努力建成汉江流域区域性商贸枢纽和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战略支点、争当山区县域经济发展标杆作出更大贡献。(通讯员:唐琛、陈永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