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05.252024
上海市松江区: 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新动能 实现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更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上海市松江区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工作期间视察松江重要讲话精神为“指路明灯”,按照李强总理在上海工作时对松江提出的“一高地、三生态”定位,以及市委陈吉宁书记“共筑科技创新策源地、共建世界级产业集群、共育国际一流创新生态,加快建设三先走廊,勇当科技和产业创新开路先锋”工作要求,把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创走廊和重要创新策源地的必由之路,以“新”提“质”、以“质”催“新”,推进九城协同,服务上海“五个中心”建设重要使命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G60样本。秉持新发展理念,持续创造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高质量发展新奇迹松江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在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提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两周年之际,于2016年5月24日正式提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1.0版G60上海松江科创走廊,迈出科创驱动由“松江制造”向“松江创造”的第一步。2017年7月,松江区主动对接嘉兴、杭州,启动建设2.0版“沪嘉杭G60科创走廊”;2018年6月,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期间,松江、嘉兴、杭州、金华、苏州、湖州、宣城、芜湖、合肥九城市携手共建,形成贯穿一市三省九座城市的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从秉持新发展理念的基层生动实践上升为国家战略重要平台,先后写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等。着眼“从0到10”全过程创新,共筑科技创新策源地。实施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充分发挥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联动九城制定实施《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联合攻关行动方案》,面向九城市市场主体公开征集形成40项技术攻关需求,共建G60脑智基地、之江实验室等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平台,胚胎干细胞嵌合体猴、量子通信、集成电路大硅片、高端光刻胶等重大科创成果持续涌现,填补国内急需领域多项空白。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印发实施《G60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建设和管理评估办法》,建立31个G60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成立G60科创路演中心联合体等,启用G60职工科创成果发布交易中心;连续举办五届G60科技成果拍卖会,成交总额近180亿元;设立长三角首支跨区域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建立600个拟投企业项目库。构建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的“三朵云”。聚焦“创新主体云”,吸引一流企业、一流人才,目前新设企业增长170%,现有市场主体23.7万户。聚焦“基金云”,持续放大央行“28条”金融政策效应,发挥上证G60综指增强基金、科创贷等金融创新产品作用,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聚焦“互联网云”,落地海尔COSMOPlat、云汉芯城等平台,集聚工业互联网生态企业254家,赋能企业超过30万家。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共建世界级产业集群。基于跨区域协同创新,九城一体有力推动产业和科技创新深度融合。建立九城市“1+7+N”产业联盟体系建设,成立16个产业(园区)联盟、13个产业合作示范园区。数字经济领域,打造G60卫星互联网产业;人工智能领域,聚焦打造松江国家火炬人工智能特色产业基地等;集成电路领域,九城市已形成从材料、装备、设计、制造到封测的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新能源领域,松江豪威半导体等头部企业众多硬核科技引领行业创新;新能源汽车领域,九城市在动力电池、充电设备和整车制造等方面深化布局,加强对接;生物医药领域,集聚众多跨国医药企业和国内龙头企业213家。强化头部企业引领带动,发挥中国商飞、腾讯等龙头企业的“头雁效应”,九城市1700余家企业纳入大飞机供应商储备库。推动金华、芜湖等在松江设立产业协同创新中心,探索实践“研发在上海、生产在当地”的长三角科创产业合作新范式,共同打造一流的创新创业生态。聚焦精准制度创新和有效制度供给,共育国际一流创新生态。推进改革系统集成落地,于2018年率先实施“零距离”综合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率先建立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一网通办”机制;实现九城市89个综合服务通办专窗全覆盖,跨区域办件累计突破100万件;打造高水平人才集聚高地,深化校企合作、协同创新。深化落实长三角G60科创走廊“1+10”人才政策,实现国际高端人才永居推荐单位由省部级赋权到G60联席办。松江拥有“两院院士”27名、外国院士5名,全区院士(专家)工作站总量达81家。加大知识产权依法保护力度,创设G60法律服务平台等,为科技创新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坚持“三个对冲”,把牢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战略主动权松江区委在2018年1月提出了三个对冲,即:“以自身发展的确定性对冲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以产业链供应链的完整性对冲全球产业变局的不确定性,以制度供给的精准性对冲市场预期的不确定性”。通过扎实推进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始终坚持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实现了逆势环境下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是引领未来发展的最强驱动。松江区始终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强化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国家战略牵引,引进培育了G60脑智科创基地、腾讯优图实验室等重大研发平台建设,涌现体细胞克隆猴、G60卫星互联网、集成电路用大硅片、高端光刻胶、新型航空发动机、可利霉素等一批硬核科技成果,催生产业裂变、要素聚变,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科创生态是应对“脱钩断链”“小院高墙”的关键一招。九城市共同发布《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创生态宣言》,为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开放创新体系率先进行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探索,全力构建新发展理念指引下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科创生态,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抓住有利时机,深化中国式现代化“科创、人文、生态”松江实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看准了就抓紧干,能多干就多干一些”。松江区始终秉持新发展理念,改革辟路、创新求实,唯实唯干、拼搏奋进,加快建设人民向往的“科创、人文、生态”现代化新松江。全力建设“站城一体、产城融合”的高铁客货运复式松江枢纽,打造上海科创中心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三大国家战略的交汇点;引入“中欧班列-上海号”,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长三角城市对外贸易;持续提升城市公共服务品质,推进12号线西延伸、沪松快线建设,加快轨道交通TOD等新型商业载体建设,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引入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引进华师大二附中、上外云间学校、上师大实验学校等优质教育资源,办好人民满意的“家门口”教育;持续聚焦民生保障,加快保障房、公租房建设,着力推进稳就业;深入践行“两山理念”,松江森林覆盖率19.28%;全力建设上海科技影都文化新地标,厚植“上海之根,人文松江”城市底蕴。

01.242024
共解行业难题 共享发展资源 ——福建厦门柔性电子研究院推动上下游协同创新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民营企业贡献了全社会70%的技术创新成果,涵盖了80%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和90%的高新技术企业。近年来,通过与科研机构合作建立技术研发中心、产业研究院、中试熟化基地等创新平台,民营企业持续强化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不断提升创新能力。福建厦门柔性电子研究院就是这方面的代表性企业。  轻薄可弯折的柔性电路板附于可折叠显示屏上,随手机开合弯折;植入柔性传感器的电动牙刷能根据压力变化识别使用场景,有效防飞溅;使用3D打印设备将液态金属涂覆于柔性电路板上,既能简化制作工艺又能节省材料……走进福建厦门柔性电子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的展厅,共建企业完成的各项研究应用成果琳琅满目。新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正蓄势待发的当下,电子正朝着随形而变的趋势发展,在不久的将来,不仅手机可以折叠,大部分电子显示器都能像报纸一样,随时打开、卷曲或折叠,手机、电视等消费电子产品形态将更新颖轻便。而这处处离不开柔性电子,因此,业内人士形象地将柔性电子比喻为新基建的“钢筋水泥”,认为其不仅有着比微电子产业更为庞大的市场,而且将协助传统产业提升产业附加值,为产业结构和人类生活带来革命性变化。柔性电子作为将电子器件制作在柔性塑料或薄金属基板上的新兴电子技术,近年来在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物联网、可穿戴设备等领域的应用日趋丰富,正成为全球科技技术的前沿和研发热点。面对丰富的展品,研究院院长续振林如数家珍。“这都是各家企业合作的结果。”续振林介绍,为攻克产业前沿和共性关键技术难题并转化应用,研究院由柔性电子行业龙头厦门弘信电子科技集团主导发起,在厦门市科学技术局的支持下,联合13家上下游企业共同参股,是一家校企合作、市场化运作的新型研发机构。自2019年成立以来,研究院积极探索创新技术的产业化路径,推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有机衔接。截至目前,研究院已推动21个项目成果转化,获得专利80多项。 校企聚合力,攻关技术难题近段时间,研究院技术研发中心研究员朱时华正忙着推进柔性压力传感器的中试工作,“实验室的测试已经通过,接下来就是在生产试验中继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朱时华仍记得,两年多前,研究院一家共建企业提出,在终端电子消费品生产中,下游客户出现了对压力按键的功能需求,需要通过柔性传感器将外界的受力情况转换为电信号,而当时市面上具有此功能的新材料技术被个别外国企业垄断。作为新兴产业,柔性电子涉及新材料、新生产工艺及其对应的设备制造等多个板块,仅靠单家企业难以破解产业技术难题。“建立研究院的初衷,就是希望能同时汇聚产业链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力量,推动相关物料以及柔性电子领域的生产设备、关键器件研发。”续振林说。了解企业具体生产需求后,研究院与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组建联合实验室,高校研究人员负责原材料开发,研究院工程师负责验证生产工艺和应用开发。历时约一年半,朱时华所在团队研发出了以纳米石墨为关键技术的柔性压力传感器,并搭建起柔性压力传感器中试生产线。“研究院更了解企业生产需求,高校研究人员则为团队注入了研发力量。”朱时华认为,研究院与高校协同创新,拉近了实验室与企业之间的距离,企业的研发需求得到充分满足,高校的创新成果也实现了有效转化。 上下游协同,解决行业痛点对准位置,工作人员将一块近2米长的柔性电路板置于测试仪皮带上,设备随即检查连接器外观及电阻功能。信号灯显示合格,电路板便被自动贴上标签,进入下一道工序。整个过程用时仅30秒。“有了这台柔性电路板自动在线测试仪,检测环节的效率提升140%,还大大降低了不良漏失率。”弘信电子设备高级工程师肖晓军介绍,公司生产的柔性电路板多用于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等产品,质量控制要求高,产品良品率是企业最关注的指标。“以前业内没有针对这一工序的自动检测设备,人工操作时失误在所难免且难以察觉。”肖晓军说。为解决这一行业痛点,2020年底,研究院和弘信电子、厦门市工科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三方组建项目组,联合研发柔性电路板自动在线测试仪。“上下游企业联合攻坚,能够充分发挥各类资源的综合效应。”续振林说。“在调试设备的大半年里,我们派出4位工程师常驻弘信电子的工厂,保证随时获取相关数据并及时沟通修改。”厦门市工科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林高雄说,以前研发新设备时,往往没有应用场景进行试验,设计的工艺参数也可能并非客户所需,容易造成时间、资金浪费。“现在有了详细精确的设备需求和测试场景,研发效率明显提升。”林高雄说。下游企业提供具体需求与应用场景,研究院指导设计思路,上游企业负责方案落地,知识产权归三方共有——这一合作研发模式已成为院内不少共建企业合作创新的路径。如今,柔性电路板自动在线测试仪已经更新到第四代,能兼容更多产品尺寸。“弘信电子已经批量购入这款设备,还有几家外地企业也前来购买,这几年的辛苦总算没有白费。”随着新产品逐渐得到行业认可,林高雄对未来发展信心满满。续振林介绍,研究院还专门成立了厦门柔性电子实验室,购入精密设备,为行业内企业提供公共检测服务,目前已为20余家企业服务近300次。 打造生态圈,形成创新合力“研究院的研发方向来自企业,更贴近实际发展需要,也能加速研究成果产业化。”厦门市科学技术局局长孔曙光认为,研究院运作机制灵活,能有效鼓励企业开展研发创新,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续振林介绍,在与企业密切合作的基础上,研究院还联合多所高校、科研院所组建厦门市柔性电子创新联合体,定期开展交流活动,进一步促进创新链资金链产业链融合发展。同时,研究院与30多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柔性电子产业发展联盟,整合多方资源,加强产业调研与行业交流,打造开放、合作、共赢的柔性电子产业生态圈。面向未来,续振林坦言,为推进研究院的持续发展,还有一些潜在困难需要克服。新兴产业研发成本高、风险大、回报周期长,对民营企业而言压力不小。“就拿柔性电路板自动在线测试仪来说,随着生产工艺更新,设备每6到8个月就要升级迭代一次,企业陆续投入了400多万元,接下来还要持续投入人力、物力进行研发更新。”续振林说,目前研究院已落地的项目以工艺提升和技术改造为主,要取得新材料研究的突破性进展仍需长时间积淀。“目前,研究院的服务对象以共建企业为主,研发需求、创新能力、产业转化等已经基本实现闭环。但同时也存在服务领域相对狭窄、研发供需未能充分打通等问题。”对此,续振林表示,研究院将进一步加强业内各界的深度合作,加强平台的公共属性,为满足行业内的共性技术需求提供更多助力。“未来,相关部门也会进一步加大对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期待政产学研携手合作、汇聚资源,进一步提升柔性电子等产业的研发创新和产业化水平。”孔曙光说。

11.272023
广州增城: 五大实招 推动科技创新迈上新台阶——广州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创新局

日前,2023年中国国际服贸会面向全球发布《2022-2023年度全球微笑城市百强和中国新型智慧城市(SMILE 指数)百强成果》,广州增城区入选中国新型智慧城市五十强区全国第三十名。近年来,广州市增城区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强区战略,全力引育创新主体、加大创新投入、打造创新平台、拓展创新载体、优化创新生态,不断促进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推动科技创新工作持续向前发展。深挖创新潜力,创新主体培育完成率名列前茅坚持早谋划、早部署、早启动,制定印发年度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工作方案,明确工作任务、细化工作措施、强化工作责任。成立服务专班,通过会同专业机构深入走访、建立“三类潜在清单”、举办各类线上线下宣讲培训会等多种方式,持续开展走访挖潜、政策宣贯、辅导培训等工作。构建专业服务体系,在全市率先成立13家高企服务工作站,全方位服务科技企业高质量发展。完善科技招商工作机制,紧盯“芯、显、车”主导产业,开展产业链招商、以商引商,2022年至今累计引进科技型项目(企业)359个。组织召开工作推进会、阶段性总结会,及时通报申报进度,协调解决存在问题,推动高企、科小实现量质双提升,2022年全区高企申报完成率排名全市第一,高企总量达到747家,预计2023年高企总量超过850家。 激发创新动力,研发投入强度跻身全市第二梯队坚持把加大研发投入作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重要抓手,每年初组织召开全区研发纳统工作动员部署会,动员各镇街、相关单位抓好抓细抓实年度研发投入统计工作。全面压实工作责任,建立健全“区+部门+镇街”三级联动机制,形成上下联动、横向协同的强大工作合力。制定领导干部走访、联系企业工作表,着重摸查重点研发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相关情况。狠抓一批参与国际竞争的龙头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技术革新力度,推进以智能制造、机器人应用、工业强基为重点的新型技改,力争把自主研发的新技术新成果实现本地产业化。多措并举开展宣传辅导,广泛宣传动员申报,推动增城区研发投入强度跃升至3.02%,首次跨入“3.0”行列,实现三年两提升。 增强创新能力,高端创新平台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坚持把创新平台建设作为一项牵引性工作,重点布局战略科技平台,聚焦打造产业创新平台,推动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由广州市、增城区、湖南大学合作共建的湖大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研究院(广州增城)于2022年3月正式落户增城,至今已引进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6位,组建高端研发团队32个,与企业共建联合研发中心12家,孵化和引进科技企业8家,首家地校共建新型研发机构高效运行。实施创新平台能级提升行动,鼓励重点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对标创建高端创新平台,先后推动元宇宙产业学院、先进材料联合实验室等5家产业研究院创建,至今已建成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2家、省重点实验室1家、市重点实验室3家、市高水平企业研究院2家。大力发动企业申报省、市重点领域研发计划专题项目,推动34个科技项目获得省、市立项,电子五所、中汽研公司项目获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重大专项项目立项,分获省扶持资金8000万元、2000万元,各级科技项目立项再创佳绩。 拓宽创新空间,各类创新载体能级持续跃升坚持把推进重大创新载体建设作为提升科技创新策源功能的重大举措,为培育发展产业创新集群提供强劲科技支撑。侨梦苑“一苑多区”提质扩容。将增城侨梦苑作为区级孵化器建设重要抓手,支持所有符合条件的园区申报认定侨梦苑分园区,目前已形成“1个核心区+18个分园区”发展格局,总面积达45万平米,累计引进创新创业项目773个、创新创业人才398人。孵化平台提档升级。引导支持优质园区对标建设各级孵化载体,两年来推动增科院、迅镭、银江3个园区获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新增市级孵化器3家、市级孵化器培育单位2家,累计登记备案孵化载体30家、众创空间6个,全平台在孵企业超490家,累计毕业企业约170家。创新创业基地建设提速增效。推动增城侨梦苑先后认定为广州市“港澳台青年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和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并深入对接港澳资源建立5个侨梦苑创新创业驿站,举办港澳台青年创新创业培训交流等活动20余场。 厚植创新沃土,创新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完善坚持以优化创新生态为保障,在顶层设计、政策惠企、精准服务等方面加大力度,为企业纾忧解困,助企业振翅高飞。擘画发展新蓝图。出台《广州市增城区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提出“一核一轴四片区多节点”总体发展布局,部署七大重点工作任务,推进八大领域创新发展,全力构筑高质量链接科技创新“双廊”城市创智中心。强化创新政策扶持。修订出台《增城区促进科技创新发展扶持办法》《增城侨梦苑分园区及入驻项目评审管理办法》,突出三大主导产业及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地位,通过政策引领助推重点产业、园区等持续发展壮大,打造特色化产业集群。高标准筹办创新创业赛事。2023年8月成功举办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东赛区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赛,吸引全省92家高水平企业参赛,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加大科技金融支持力度。筹备成立侨梦苑创新创业引导基金,首期规模3000万元,支持入驻侨梦苑的优质创新企业。支持湖大研究院设立规模达1.5亿元的联合基金,用于院内科研项目和创新创业项目。加快政策资金兑现。开展侨梦苑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补贴、科技项目场地租金补贴、科技创新发展扶持资金、2022年度高企业奖补“免申即享”等政策资金的兑现工作,累计兑现扶持资金超8000万元。强化服务助推企业发展。全年共举办高企申报、研发纳统、载体申报等各类宣讲培训会近百场次,参与企业近千家次。广泛开展上门走访服务行动,主动靠前服务,2022年以来累计走访服务企业500余家次,现场为企业宣讲政策、提供辅导、协调解决发展困难。未来,增城区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推进省、市工作部署,全力推动广州东部中心加快智慧产业、智慧交通、智慧基建、智慧政务建设,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最先进智慧城区、国家智慧城市建设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