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09.042024
赣州高新区: 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 点燃发展新引擎

赣州高新区是“中国稀金谷”核心区,也是赣州市唯一的国家级高新区和自主创新示范区,始建于2001年的赣县工业园,2013年获批省级高新区,2015年9月获国务院批复升格为国家级高新区。自建立以来,赣州高新区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积极抢抓苏区振兴发展机遇,逐步成为赣州市乃至江西省的科技创新高地和经济增长极。构筑科研创新平台,发挥策源大脑动能。赣州高新区作为赣州市科技创新的重要阵地,近年来积极引进和培育高能级科创平台,以“两院五中心”为核心,构建了集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和检测检验的科技创新全链条体系,深度赋能产业发展。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中国稀金新材料研究院、中国稀金谷电机及其应用产品检验平台、江西省稀有金属新材料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一批重大科研平台在赣州高新区集聚,实现了主导产业高水平科研、检测平台全覆盖,作为园区的策源大脑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近百项,累计参与标准修、制定11项,为全区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打造特色产业集群,赋能产业转型升级。赣州高新区聚焦稀土稀有金属新材料及应用首位产业集群发展,主攻稀土、钨、钴镍锂和智能装备制造四条产业链,做大做强稀土、钨、锂电新能源三大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目前,稀土新材料制造创新型产业集群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在数字化、智能化浪潮的推动下,赣州高新区积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推进制造业生产体系数字化改造,引导华能、华茂、腾远、全标等龙头企业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及公共服务平台,培育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维服务、运营管理、安全保障等工业互联网应用。通过建设高标准技术市场服务体系、加强龙头企业扶持培育等措施,赣州高新区传统产业正焕发新生,为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培育企业创新主体,科技成果不断涌现。2023 年,赣州高新区从要素保障、精准培育、部门协同等三方面入手,创新高企培育机制,多措并举推动更多企业创新发展,实现高企培育量质提。全年新增高企数40家,净增高企12家,列全市第 1,高企申报工作取得了历史最好成绩,截止目前,现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6家,力争用3年时间,在2026年突破100家。江西汉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国际领先的永磁电机优强企业,作为赣州高新区培育企业的典型代表,公司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研制出独有的损耗和温升抑制自主创新技术,大幅提升了永磁电机的精度和稳定性,填补了国内在高端运动控制领域的空白,为区内企业树立了标杆。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完善人才服务体系。赣州高新区坚持“高新事高兴办”,让企业来高新区办事高兴、开心、放心。扎实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拿地即开工、竣工即投产”“双容双承诺”“异地通办”“跨省通办”等改革。2023年11月,赣州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并与深圳高新区合作,设立“赣深通办”24小时自助服务区,让赣深交流合作更加深入。人才服务方面,设立驻外“双招双引”工作站,实现项目、人才、产业同步引进;出台人才政策15条等政策文件,构筑起系统性更强、含金量更高、覆盖面更宽、集成度更广的人才政策体系。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未来,赣州高新区将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只争朝夕、埋头苦干,一步一个脚印,书写赣州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07.242024
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 打造科创策源地 发展新质生产力

作为新质生产力形成的重要场所和发展的主阵地,向“新”而行,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已成为当前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近年来,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作为南京唯一以发展现代化工为主的专业园区,在企业引育、人才集聚、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亮眼成绩,在国内同类园区中率先建成完整的新材料产业创新孵化链条,围绕创新发展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依托新材料国际创新社区,科技园不断提升科技载体建设与服务能力,着力加快人才集聚、高质量培育研发机构、强化科技招商和安全环保管理服务,为促进产业集聚、打造良好的产业创新创业生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有力支撑。建设创新社区,打造宜居宜业国际化双创环境新材料国际创新社区是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重点打造的集科技创新、人才引进、总部经济、区域功能配套为一体的重要科创载体。创新社区已建成载体面积40.6万平方米,以先进材料园、生命科学园、企业研发园和新创客厅“三园一客厅”为核心,围绕新材料科技园产业转型,瞄准先进材料及生命科学产业,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引进高端研发项目和总部经济,打造宜居宜业的国际化创新创业环境,集聚一流科技创新人才、高端研发机构和创新型企业。先进材料园。先进材料园载体面积8.3万平方米,共有5栋楼宇。重点围绕前沿新材料领域,布局新材料研发企业,配套检验检测、安全环保等服务企业。已入驻南京清研新材料研究院、南京中科康润研究院等研发机构及创拓新材料等企业约80家。生命科学园。生命科学园载体面积12.5万平方米,共有4栋楼宇。以研发实验室为主,重点布局生物材料、医药研发、基因检测等生命科学领域企业。入驻易腾药物、威尔材料科技研究院等研发机构及中化医药等 40 多家生物医药研发企业。企业研发园。企业研发园载体面积 13.2 万平方米,共有6 栋楼宇。重点布局总部经济,引进高端现代服务业。推进生产型企业将办公、结算等辅助性部门从厂区剥离出来,在企业研发园成立区域总部、研发、结算等功能性中心。目前落户塞拉尼斯工程材料总部、泰富特钢投资总部、扬子英力士、扬子炼化等世界 500强企业的运营总部和功能性机构。新创客厅。新创客厅位于企业研发园内,载体面积 1.2 万平方米。围绕创新社区生活功能,重点打造集休闲、健身、餐饮于一体的“一站式”生活平台。目前已引进和融合特色餐厅、集米美食广场、瑞幸咖啡、城市森林健身房,为创新社区入驻企业的各类人才提供舒适、便利的生活体验。构建科创体系,成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摇篮科创载体是科技招商、企业孵育和科创产业集群发展的“主阵地”。南京江北新材料国际创新社区内建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拥有国家级众创空间2个、市级孵化器1个、省市众创空间6个、省级留创园1个、专家服务基地2个、大学生创业园1家、市级科普基地1个。载体平台建设层层加码,已成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摇篮,为园区打造成新材料产业科技创新策源地、转型升级标志区、高质量发展新高地拓展新空间、塑造新优势。荟聚海内外人才,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充分发挥产业带动和以才引才作用,推动科技、人才、项目一体转化,引入诺奖、合作院士团队16个,集聚各类研发人员约2000人。其中唐勇院士原创的新型润滑基础油项目已在园区内实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已经建成并成功运行了全球首套经乙烯直接一步聚合得到全合成润滑基础油的3000吨/年工业化装置。赵国屏院士领衔创办申友基因组研究院,构建了大规模基因数据分析、表观遗传学分析、高通量测序、微流控芯片、质谱检测等多智能化检测平台。南京安立格引进陈懿、曹湘洪院士,建设全球单线最大规模技术最先进的丁辛醇产线,打破我国丁辛醇技术长期依靠国外进口及关键设备“卡脖子”的困扰。华狮依托萨马桑达兰院士,成立江苏省院士工作站,开展以系列氨基酸表面活性剂为主功能性产品开发。强化招引与合作,协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为搭建企业与高校院所沟通桥梁,科技园联合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14家高校、科研院所,及60家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和金融机构等单位,共同成立新材料产业创新联盟,构筑“产+学+研+金+介+用”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首先,聚焦在能源材料、光学材料、光电材料、生物材料、纳米材料等新材料产业,并在全球范围内引进具有行业领先水平、掌握产业前沿动向的顶尖人才和团队,打造新材料科研尖端营。其次,联盟将建立长效的产学研联动机制,支持龙头企业、骨干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新材料领域的产学研用联合科研项目和学术合作,并推进新材料科技园高端化学品、新材料中试基地和江苏省新材料概念验证中心的建设,为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点。同时,联盟会为园区提供行业咨询、科技研发、产业合作等服务,促进联盟成员单位间的交流与合作。在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领域,依托高校、院所的国家级科研平台,联合行业龙头企业,创新社区内累计引进落地新型研发机构15家,短短几年发展卓有成效。其中清研新材料研究院配套设立了一支2亿规模的新材料产业基金,初步形成了“研发中心”+“产业基金”+“产业加速器”的孵化体系。南京沃谱瑞环境研究院专注工业“三废”处理处置及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相关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成立三年内,累计营收超亿元,先后获批高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资质。瞄准园区内全球500强和化工50强的高端企业,推进科技资源集聚以及准高企引进,吸引塞拉尼斯、扬子英力士等一批跨国企业总部入驻。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00余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家、独角兽企业1家、瞪羚企业4家,孵化科技型中小企业300余家。提升孵化服务效能,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让人才安心、运营省心,园区人人都是金牌“店小二”,主动靠前,为企业和人才提供保姆式贴心服务。围绕企业项目落地,提供从公司注册、项目备案、规划设计、安全环保等”一站式管理服务。建设智慧型创新社区,开发人员车辆管理模块、环保信息管理模块、能源智慧管理模块等,整合消防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安全环保一体化管理。围绕企业项目发展,提供财税咨询、人事用工、科技金融、科技申报等助企暖企服务。组织开展技术对接、行业沙龙、政策讲解、融资路演等服务,着力提升定制化、专业性、高效能的服务能力。全年无休式助企纾困,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难点、痛点。结合园区转型发展现状,用好新区、自贸区相关创新政策,研究出台符合产业发展特色、“含金量”高的科技创新支持政策,打造良好的创新政策环境。

06.282024
北京未来科学城: 树科教融合标杆 筑全球创新高地

北京未来科学城位于昌平南部,地处中关村科学城和怀柔科学城的连接点上,是北京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的枢纽型主平台,目前正按照北京市委、市政府要求,集聚一批高水平企业研发中心,建设重大共性技术研发创新平台,打造全球领先的技术创新高地。未来科学城建设工作2009年7月正式启动,规划总面积约为10平方公里。2017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指出,要抓好“三城一区”建设,努力打造成北京经济发展新高地。随后,未来科学城更名为“未来科学城”。2019年6月,北京市委、市政府正式印发实施《未来科学城规划(2017年-2035年)》,规划面积扩展至170.6平方公里,规划范围内的“能源谷”“生命谷”“沙河高教园”形成“两谷一园”创新发展格局。2020年9月,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及周边区域纳入北京自贸区范围,进一步赋予未来科学城支撑北京建设国际科创中心的历史使命。空间规划上,东西两区是未来科学城的主体承载区,建设功能完备、宜居宜业的研发创新社区。东区规划面积44.3平方公里,突出央企特色,构建能源领域技术创新源头和产业高地;西区规划面积62.5平方公里,初步形成从人才培育、基础研究、技术研发、科技服务到成果转化的创新发展链条。创新布局上,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已建成运营,拥有昌平实验室、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等一批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入驻百济神州、诺诚健华等600多家创新型医药健康企业,聚集新生巢、飞镖国际等高水平专业孵化机构,是我国生命科学领域创新资源最为集中的园区之一;能源谷核心区已建成385万平方米,定位打造多元主体布局能源产业的战略支撑点,入驻15家中央企业下属100余家科研单位,建成先进输电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40多个国家和北京市级研发创新平台,推动央企联合高校民企组建核能材料产业发展联盟等23个协同创新平台;入驻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等74家高端研发机构和科技型企业,设有院士工作站7个,集聚科研人才2万余人,是全国能源创新要素最富集的区域之一;沙河高教园建成326万平方米,定位于打造结构合理、要素齐全、职住平衡、充满活力的科教融合新城和世界一流高教园区,目前已集聚高校成果转化企业100余家,组织高校“科技副总”到企业开展科研攻关,持续强化校企协同发展,全面提速区域高质量发展能级;生命科学园组团已成为蛋白质组学、基因组学、脑科学等生命科学基础研究高地;复星医药、丹纳赫等一批国际化项目签约战略合作,北启生物等一批科学家项目锁定成果转化,宜明细胞CDMO基地、中国烟草生命科技研究院等一批重大项目成功落位;朱辛庄、七里渠科技服务组团引进了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等科技服务平台和小米科技、好未来等创新型企业。目前,未来科学城重点聚焦“先进能源、先进制造、医药健康”等创新领域,注重加强与现有产业功能区融合互动,促进央企、高校、院所与创新型企业协同创新,集聚成果转移转化、知识产权、金融法律等创新服务平台。

05.252024
宁海光伏储能省级高新区: 逐“光”前行 构筑绿色智造新高地

宁海光伏储能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以下简称高新区)地处浙江第二大湾区三门湾北岸、宁波市南部,是宁波辐射台州的“桥头堡”,也是联接环杭州湾产业带和温台沿海产业带的重要节点。高新区于2023年创建,规划面积11.37平方公里,致力打造千亿级光伏储能产业链和环三门湾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基地核心区,力争成为全国光储产业发展新地标。深耕光储产业集聚,高质量发展跑出“加速度”。“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以来,高新区抢抓“双碳”发展机遇,坚持首位产业、首要支持光储产业,抢先落地一批光储领域先进制造业项目,智能光伏产业产值在宁波全市占比超过50%。狠抓“高大强”,瞄准光储领域上市公司、龙头企业精准出击,全力招引总投资152亿元的东方日升光伏组件项目、总投资30亿元的旗滨光伏高透基材项目等一批光储产业链支撑性项目,目前均已建成投产,“千亿级光储产业链”蓄势腾飞。锁定“链群配”,紧盯光伏胶膜、逆变器、边框等关键环节,招引捷造异质结电池生产线装备等一批补链、延链、强链项目,构建强大的产业生态圈。打好“创新牌”,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发挥东方日升、旗滨、震裕等上市公司优势,积极组建创新联合体,构建“产学研”创新模式,持续助力高质量跨越发展。深化企业项目服务,营商环境优化彰显“温情度”。创新推出“三零三不”助企增值化服务,对企业做到无事不扰、有事必应。服务企业“零距离”,暖心服务“不断线”。对辖区每家企业、每个项目都指定专职联络员提供“一对一”全流程服务,确保企业第一时间吹哨、干部第一时间报到、问题第一时间解决。办事效率“零延误”,助推项目“不延时”。推行项目专班化攻坚服务,紧盯政策处理、指标覆盖、项目开工等关键节点,不断刷新项目建设速度。生产经营“零干扰”,受理诉求“不打烊”。结合县级“企服通”平台,成立高新区企业服务中心,推动一批涉企事项从“最多跑一次”到“一次都不跑”,为企业提供全流程、不断档的全生命周期优质服务。加速健全基础配套,形象品质跃升彰显“新跨度”。高标准谋划“南工北居”发展格局,全面创建宜居、宜业、宜游的良好发展环境。产业基础配套设施方面,累计建成创业路、金海路等20余条市政道路约29公里,高压输气管网、租赁住房等关键配套工程超常规推进,启动关键路网等配套设施先行,为重大产业项目落户提前打下空间基础。中南高科滨海智造园、万洋众创城等一批小微工业园项目落地,建成金港创业基地标厂约11万平米,厚植各梯队企业茁壮成长的土壤。城市功能配套设施方面,累计完成道路及公园绿化面积约1000亩,建成特色商业街2.6万平方米,集聚餐饮、娱乐、教育等各类业态,产城发展更添“烟火气”。下一步,高新区将加速打造“千亿级光储产业链”,力争建设产业先进高新、城市功能完善、创新活力迸发的现代化产业园区,成为浙江和宁波的新能源产业新高地。

04.162024
兰州高新区: 汇聚创新能量 打造美丽兰州“窗中窗”

兰州高新区作为国务院首批国家级高新区之一,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兰州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实施“四强”行动,进一步强化使命担当,激发干事创业激情、凝聚奋进力量,切实做实做好“高”和“新”两篇文章,加快打造新时代美丽兰州“窗口中的窗口”,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千方百计挖潜能,精准施策展成效。高新区始终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及时修订完善《兰州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促进高质量发展政策》,以政策效力激发经济社会发展动能。围绕企业用地、用资、用工等需求,全力保障生产要素供应。研究出台活跃市场主体“商贸十条”,2023年全年落实各类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4.56亿元,有力提振了实体经济发展信心。充分利用黄金人流地段规范外摆经营、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开展“提振消费信心”等主题宣传促销活动,全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健全经济运行周旬调度和“包抓联”“六必访”等制度,因企施策、精准服务,全力稳住经济“压舱石”,2023年累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52.3亿元。一组组数据背后,既凸显出高新区经济运行的亮丽成绩,又展现出高新区精准施策有的放矢。蓄势聚能聚人才,科技创新当自强。高新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动创新平台建设,加强与科创“新四军”创新资源对接,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兰白张江科创飞地”成功挂牌,山东大学甘肃研究院落户高新,兰州大学·高新西部药谷等创新平台项目谋划推进,作为西部唯一高新区签约加入上海合作组织产业园区联盟,创新资源加速汇聚。围绕“萃英计划”全力推动创新人才集聚,举办政校企对接交流会等多元活动20余场次,全区人才总量达到10.4万人。园区双创生态持续完善,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4.3%,创新动能加速生成,创新势能加速释放。项目“双进”为抓手,加速产业大发展。项目兴则产业兴,产业兴则经济兴。高新区坚持以项目“双进”大会战为抓手,2023年谋划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22个,总投资1463亿元。申报省、市列重大项目9个,年度累计完成投资24.1亿元。重点项目建设进展良好,储备线索项目142个,招大引强成效逐步凸显。优化营商环境,着力改善民生。高新区扎实推进“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行动,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投资项目审批改革,用心打造“高新事·高兴办”服务品牌,获评2023年兰州市优化营商环境企业最满意创新案例称号。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补齐民生短板,加大稳岗援企力度,及时化解各类线索问题104件,彻底解决1200余户群众供水不稳定问题。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兰州高新区将进一步坚定信心,锚定发展目标、聚焦产业发展、聚力园区建设,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奋力描绘园区发展新蓝图,以优异成绩向新中国成立75周年献礼。

03.062024
包头稀土高新区: “轻”“重”兼备 推动稀土产业全系全链发展

包头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包头稀土高新区)于1992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自治区第一个国家级高新区,也是全国117个国家级高新区中唯一冠有稀土专业名称的高新区。稀土高新区位于市区南侧,属全市规划中心,属于行政管理区和类似县级行政区,由建成区、滨河新区、希望园区、稀土应用产业园区四部分组成,总规划面积约121平方公里。近年来,稀土高新区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全面推行首问负责制、礼貌接待制、全程跟踪制和限时办结制,建立了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高效服务体系,努力营造局部优化的发展环境,树立了“全新机制、高效服务、诚实守信、最优惠政策”的品牌形象。2000年以来,先后被国家知识产权局确定为国家级实施知识产权制度示范园区,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级稀土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国家“十五”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被国家外经贸部批准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被团中央命名为“青年科技创新示范基地”,被确定为包头市承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的主要承接地。作为包头稀土产业发展的“主战场”、全国唯一以“稀土”资源命名的国家高新区,包头稀土高新区在以生产、应用轻稀土为主的同时,也在积极筹划中重稀土的产线建设与开发应用,持续助力驻区企业赢得中重稀土领域“话语权”,推动稀土产业全系全链发展,为包头建设“两个稀土基地”,打造“世界稀土之都”贡献力量。 以“磁”为基,增拓磁材领先优势连日来,宽大的厂房、整洁的生产车间内,包头安泰北方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正在马不停蹄安装调试设备,这个当年建设、计划当年投产的“年产3000吨高丰度稀土镧铈项目”,预计年底将实现1500吨的产能。项目建成后,可实现产值10亿元、纳税3000万元、新增就业500余人。“我们依托李卫院士团队的科研力量,加之中钢研60年的技术沉淀,建设一条全自动化生产线,下线产品将具备高磁能级、高剩磁、高镧铈配比的显著特点,不仅增加了产品的稳定性、一致性,还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而我们的发展目标将不止于二期项目,目前三期项目‘建设2万吨高性能稀土永磁产品’也将提上日程,届时公司永磁产品生产规模将跃升至行业前三。”安泰北方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包头金蒙汇磁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内看到,把稀土金属混合在一起,经过熔炼、浇铸、氢破碎、气流磨等工序制成粉末,将粉末压制后放入烧结炉形成永磁毛坯材料,再经过加工、电镀等工序,便可制成稀土永磁成品。“稀土永磁体磁性能越高,意味着做出来产品的体积可以变得更小、能耗更低。比如在新能源汽车和风力发电领域,用稀土永磁体做电机,能耗会大大降低;在无人机和手机应用领域,可使产品更加微型化、小型化,功能更强大。”包头金蒙汇磁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王强说。稀土永磁材料是消费量最大的稀土功能材料,是当今稀土材料“点石成金”的主要路径。目前,全国稀土永磁材料的产值约占稀土产业产值的70%。2023年以来,包头稀土高新区全速推进金力永磁、天和磁材等头部企业积极拓展市场、增加订单,提升产能利用率;加快推进韵升科技、科田磁业、安泰北方科技、大地熊等在建重点磁材项目建设,扩大高端磁材生产规模和市场占比;大力对接引进中科三环、正海磁材、中元磁业、中钢天源等实力雄厚企业,壮大磁材产业规模。与此同时,稀土高新区统筹抓好储氢、合金、抛光、催化、光功能等产业发展壮大,不断创造新的增长点,壮大产业规模。高效发展稀土储氢材料和抛光材料,推动国瑞科创全国首创的固态储氢装置、天骄清美二期6000吨抛光粉项目、金蒙汇通高性能抛光粉和抛光液项目、中科蒙稀药用催化剂项目扩能提效,向高端应用突破;加大特殊稀土功能材料、高纯金属和化合物、金属靶材等特种材料投入力度,支持中科再生、三隆新材料、明芯稀土、新雨稀土等企业转型升级、扩大生产,快速把稀土特殊功能材料做大做强。截至目前,稀土高新区已集聚了北方稀土、宁波韵升、中国中车、大地熊、金力永磁、金田铜业、安泰科技、盛和资源等8家稀土产业相关上市公司。该区建成稀土永磁材料产能10.2万吨、位居全国第二;储氢产能1.1万吨、抛光材料产能3.7万吨,均位居全国第一。 “中重”并举,推动稀土全系发展日前,北方稀土瑞鑫公司首批中重稀土金属产品试制成功,标志着北方稀土中重稀土金属产品首次实现规模化生产。2022年,北方稀土在瑞鑫公司布局中重稀土产品实验生产线。为了实现中重稀土金属类产品从“0”到“1”的突破,北方稀土瑞鑫公司高效完成了试验线设计和水、电、暖等基础设施改造,安装调试主要冶炼设备及配套公辅设施,开展钙热还原法制备金属钆以及自耗阴极电解法制备钆铁合金的试生产。“我们通过不断探索优化还原剂用量、槽型结构、电极配置、熔盐组成等工艺技术参数,已实现了金属钆和钆铁合金的工业规模连续试生产,单炉产量、料比、产品成分稳定性都达到了国内同行业的先进水平。目前,钆铁合金中试产品已交付下游磁材企业试用。”瑞鑫公司电解一部副部长于兵说,这些产品可运用于稀土功能材料、特种合金及原子能反应堆等多个领域,在航空航天、风力发电、汽车、手机等终端产品中也将得到广泛使用。目前,北方稀土已具备了中重稀土金属和钆铁、镝铁合金等的规模化制备技术以及镝、镱、铽等高纯金属及靶材制备技术。而稀土高新区驻区企业包头中科稀土再生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满来说,除钷元素外,该公司已经具备全系16种元素稀土金属、氟化物、合金及靶材的生产能力,已拥有专利近20项。作为全国稀土领域重点权威科研院所之一,多年来,包头稀土研究院利用自身的科研优势和技术积累,通过不断创新技术与装备,成功突破了低氧氟化物制备技术、高品质低成本钆/铽制备技术等多项稀土金属及其合金制备关键难题。目前授权专利30余项,实现了钐、铕、镱、钆、镝、铽、钬、铒、钇、钆铁/镁合金、稀土锌合金、稀土镍合金等多种中重稀土金属、稀土合金、靶材的批量试制。与此同时,包头稀土研究院还建立了年产20吨高纯稀土金属、年产1200吨稀土合金及中重稀土金属中试线,产品已实现销售并取得实际经济效益。稀土高新区着力加强中重稀土的研发应用,提升中重稀土产业规模,鼓励支持企业和科研院所实施“高纯稀土金属(钇、钆、镝)制备关键技术研发”“金属镝及钆铁合金高收率规模化制备”“电子、航空用钪及多元稀土轻合金制备关键技术开发”等项目建设,提升白云鄂博矿中重稀土产能产量,扩展高纯稀土金属、中重稀土金属与合金等差异化产品,不断提升稀土产业全系产品规模效益。

01.242024
建设“高校集聚性”硬科技创新街区 助推老城区实现高质量发展

西安碑林环大学硬科技创新街区自启动建设以来,聚焦“大学+”,探索“学科+产业”的创新模式,构建了“城校企”协同创新机制,形成“高校创新、街区创业”的新生态,全力打造大学引领城市更新升级的高水平创新创业示范区。突出“硬科技”,构建规划领衔的全链条创新策源体系。环大学硬科技创新街区以“一轴三区七大创新圈”为总体空间架构,规划范围10.47平方公里,提出航空航天、智能制造、智能建造、智慧健康、电子信息、新材料和数字创意“6+1”产业布局,建设“西工大-光机所”等五个先行启动区与特色路段。在创新街区发展版图上,高校院所星罗棋布,为科技创新承载优厚资源与实力,通过在大学周围建设若干“创新圈”,创新城市空间供给与治理方式,形成市区校共建“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一流双创”新机制,以科技创新和城市更新“双轮驱动”推进载体项目规划建设,挂牌共建14家“秦创原∙碑林环大学硬科技创新街区立体联动孵化载体”;西北工业大学智能系统综合大楼、星光德必易园等一批载体项目推进实施,将创新创业空间从大学校园、楼宇载体向重点路段、重点片区延伸拓展,持续输出高质量技术成果,街区立体联动孵化体系基本成型。通过引入街区合伙人等,形成“政府主导、规划引领、社会运作、企业实施”运作方式,建立“管委会+公司”“街区+环大学创新经济圈”建设机制。做优“融服务”,建成多维立体创业创新服务平台体系。搭建创业孵化平台,陕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局时空信息产业基地揭牌,致力打造地理信息数据加工“陕军品牌”和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西安高地”;西工大启动空天动力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中科院西安光机所规划建设光子产业创新中心。做强技术转移平台,围绕无人系统、智能建造、智慧健康等方向建设6个概念验证平台;引进“史太白智能制造技术转移中心”。完善投融资服务平台,成立陕西省首支概念验证基金,助力“从0到1”硬科技创新创业,初步形成“概念验证-种子期-成长期-成熟期”全链条科技创业投资服务体系。拓展公共服务平台,“多维度知识产权评议医疗机器人”获国家知识产权局2023年度第一批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优秀案例,3家企业获得“国家知识产权优秀企业”称号;设立街区公共服务网点,变“集中式”服务为“网点式”服务。优化展示交易平台,建立路演中心承接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项目,设立数字资产保险创新中心,发布国内数字资产保险首单;培育的“秦之县”陕西数字创意与县域经济融合发展平台获得“陕西年度十大新锐IP”。聚焦“硬产业”,打造优质企业分级梯度培育体系。以“学科+产业”方式孵化科创企业,围绕创新街区“6+1”产业方向,搭建6家市级以上秦创原“三器”示范平台,新获批3家省级大学科技园和1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023年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587家,培育的中航创世机器人公司、阳易信息公司在获取新一轮融资、突破工业软件“卡脖子”难题等方面取得新进展。推进工程科技产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中铁一局国家级示范项目“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大数据智能分析与公共服务平台”衍生开发了具有独享知识产权的标准化产品,服务项目200余个;依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孵化装配式钢结构研究院公司等土木行业高科技企业,引进中煤(西安)地下空间科技发展公司等专精特新企业。开展“双招双引”强链补链延链,举办“秦创原·梧桐树科转行动”“中国创新挑战赛”硬科技专题赛等品牌活动,获批西安市首批“人才交流活动中心”,认定高端人才35名。

12.272023
成都高新区: 率先提出“中试+”生态理念 奋力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

成都高新区,是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部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科技部确定的全国首批创建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试点园区之一。近年来,成都高新区围绕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产业建圈强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持续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2022年,成都高新区生产总值(GDP)迈上3000亿台阶,综合实力稳居全国国家高新区第一方阵。创新加码寻突破,策源赋能强引擎2023年11月,随着微波与光子集成前沿研究中心正式挂牌,这也成为2023年以来入驻天府绛溪实验室的第四个前沿研究中心。作为四川省批准成立的首批四个天府实验室之一,天府绛溪实验室兼具新型研发机构和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平台的双重“身份”。天府绛溪实验室除建设国家一流水平的实验平台承担国家重点科研任务外,还将设立平台公司及产业基金,服务创新科研项目的成果转化和产业落地,以“揭榜挂帅”、订单制项目合作、科技咨询服务等多种形式,聚集一批行业龙头企业、高端人才,促进一批“卡脖子”技术加速突破并进行成果转化。预计到2025年,天府绛溪实验室将成为成都高新区抢占全球科技创新制高点、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要的战略支点。破局谋划促发展,中试转化优生态2023年初,成都高新区在全国率先提出“中试+”生态理念,并创造性提出聚焦主导产业需求的产业突破型和培育未来赛道的产业培育型的两类中试平台。2023年3月,成都高新区举办“中试+”生态大会,联合北大、清华、中科院技术转移中心等12家单位,共同签署“中试+”科技成果转化创新生态联合倡议,积极营造“技术研发+中试平台+专业孵化+天使基金+应用场景”五位一体的中试生态。“中试+”生态包含高校院所、中试平台、专业孵化器、天使基金、龙头企业五大主体。为推进中试首选地打造,成都高新区从平台建设、项目孵化、人才保障、中试项目、金融资本五个维度,推出“中试十条政策”。政策给予中试平台5年最高5000万元支持,重大项目可“一事一议”予以突破,从项目支持、使用补贴等方面,给予中试项目5年最高1000万元支持,帮助中试平台做优客户生态。记者了解到,2023年以来,总投资20亿元的IGBT中试平台(一期)、总投资1.5亿元的生物治疗中试平台等25个中试平台陆续认定开放;总投资12亿元的功率半导体中试研发平台等11个中试平台正在加快建设之中。产业能级提质效,主导产业再发力作为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一核四区”之一的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是全国首个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试点示范基地。据统计,截至目前,天府国际生物城已引进项目超300个,总投资超1200亿元,其中包括GE中国精准医疗产业化基地、赛默飞-国际生物城联合创新实验室、费森尤斯奥美德中国西南区总部等一批世界500强项目;先后推动成都先导、苑东生物、康诺亚等6家企业顺利上市,培育威斯克、齐碳科技等独角兽(潜在独角兽)企业4家。日前,最新公布的2022中国生物医药园区竞争力排行榜显示,成都高新区综合竞争力位列全国第一方阵。2023年10月19日,以“高水平创新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23中国生物技术创新大会在成都高新区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邓子新、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兴栋、中国工程院院士于俊崇、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学敏等近30位专家,以及阿斯利康、拜耳、GSK、艾伯维等20家世界500强跨国药企、50余家国内外知名医药企业齐聚成都,共话生物技术发展。这次盛会是我国最具权威性的生物技术创新大会之一,已在成都高新区举办三届,而中国生物技术创新大会再次在成都高新区举办,也将进一步助推区域生物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据悉,成都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已连续五年保持20%增长,2022年产业规模达1200亿元,聚集了阿斯利康、海创药业等医药企业3000余家,累计上市及过会企业10家,聚集在研及上市1类新药150余个,已构建涵盖靶点发现、临床研究、中试生产到产业化的全生命周期功能平台近160个、市场化程度超80%。产业投资筑高地,科技金融破难题近期,成都高新区天使母基金斩获融资中国“2022-2023年度有限合伙人榜——中国最佳天使引导基金TOP10”大奖,进一步增强了资本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10月18日,2023年中国·成都天使投资峰会在四川省成都高新区举行。130余家创投机构、国内领先天使母基金、天使投资人、重大创新平台、科创企业、各类天使创投协会组织代表出席参会。成都高新区天使母基金在本次峰会上与10家基金管理人(GP)集中签约,规模超60亿元。一年多来,成都高新区已累计与19家基金管理人(GP)签约,天使基金集群规模超过100亿元;与18家早期创投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基本实现全国头部机构合作全覆盖,成都高新区天使母基金已跻身全国天使母基金方阵前列。2023年1月至9月,成都高新区共有120余家(次)科创企业获得各类股权融资,超过2022年全年总数,获投企业数量同比增长25%。不断集聚的创新资本持续推动成都高新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上半年,成都高新区创设“人才贷”,实施“积分贷”“百亿千企”行动,助力788家积分企业获得信用贷款123亿元。成都高新区盈创动力科技金融服务平台上半年累计为11800余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债权融资超过720亿元。专业完备的产业基金体系筑就了成都高新区的科技创新势能和先进制造建圈强链优势。2023年上半年,成都高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35.9亿元,同比增长5.8%,一大批高层次创新人才和优质创新企业加速聚集。截至目前,汇聚院士26人,国家级、省级人才1100余人,各类人才80万名,聚集省级以上创新平台483家、高新技术企业432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数达106家,累计培育上市企业62家,位居中西部地区前列。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站在新的起点上,成都高新区正围绕着集聚创新人才、增强创新实力、促进成果转化,加速推进高能级创新载体建设,向着“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一流科技园区”的目标阔步前行。

12.222023
谷城经开区:抢占低碳新高地 打造绿色示范区

谷城经开区是2006年8月经国家发改委、省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级经济开发区,2022年成功获批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地处襄阳市域副中心城市规划中的谷城产业新区、高铁新区所在地和河谷组群发展重要节点。近年来,谷城经开区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紧盯“绿色发展示范区、现代工业聚集区”发展定位和“千亿硅产业链、千亿化工园区”奋斗目标,不断加强平台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着力提质增效,主动促进企业转型升级,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力加快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的建设步伐,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先后获得“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基地、再生钢铁全国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国家绿色工业园区”等六张国牌及省级再生有色金属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省级近零碳排放工程建设示范区、省级“十四五”循环化改造示范区等22张省牌。 践行“两山”理念,创建绿色工厂谷城经开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紧密契合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始终坚持绿色发展,建成绿色企业27家,绿色产业增加值从2019年的27.3亿元提升至2022年的39.19亿元,占开发区工业增加值的77.95%。拥有三环锻造、三环车桥、骆驼华中、新金洋、洪伯车辆等国家级绿色工厂5家,数量位居汉江流域山区县首位。把创建绿色工厂作为全面推行绿色制造、促进工业持续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充分发挥绿色工厂的标杆示范作用,积极带动行业加快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实现行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园区将绿色GDP作为发展标尺,全面淘汰落后产能,宁可牺牲速度也要生态效益,鼓励企业加大节能改造,推广使用新能源、新工艺,严格落实清洁生产准入制度,持续推进省级近零碳试点建设,不断提升园区绿色产业综合实力。三环车桥公司通过实现“轻量化、节能、节材、提效、减排和绿色化标准”等六个绿色环节,成功创建绿色制造示范工厂;三环锻造公司复杂锻件智能化锻造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将生产节能达到70%;骆蓄公司引进美国沃尔兹设备,使用的板栅连铸连涂工艺为全球效率最高,质量最稳的生产工艺;金洋冶金公司拥有的“无污染再生铅技术”,铅回收率达98.32%,工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属国内首创;新金洋公司复杂废铝破碎输送生产线项目实现了清洁生产、绿色生产、减量化增长。近年来,园区已实施近零碳排放重点项目和将实施重点工程项目14个,总投资达25.38亿元,项目全部实施后,将年减排49万吨二氧化碳。 发展特色产业,打造循环经济谷城经开区建立了特色鲜明、带动力强、集群集约、链式扩张的循环型工业体系,已形成再生钢铁、再生铅、再生铝、再生铜和锌、再生塑料、再生新能源电池正极材料、生物质能源等七条闭合完整的再生资源循环产业链条:以三环车桥、三环锻造公司为龙头的再生钢铁产业,利用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钢铁生产汽车零部件等铸件,构建大规模废钢铁再制造产业链;以金洋公司、骆蓄公司为龙头的再生铅产业,每年“吃”进6000万只废旧蓄电池,“吐”出20万吨铅合金,构建生产汽车铅酸蓄电池产业链;以新金洋资源公司为代表的再生铝产业,构建研发高性能铝合金材料产业链;以骆驼塑胶、鹏威管业公司为代表的再生塑料产业,构建生产塑料制品产业链;以宇洲、再能公司为代表的再生铜和锌产业,构建铜阀门及五金配件产业链;以骆驼循环公司为龙头,总投资50亿元,实施动力电池梯次利用项目,构建生产再生正极材料产业链;以凯迪新能源公司为代表的生物质能源产业,构建农林生物质回收到燃料热转换发电循环产业链。在湖北工业地图上,武汉-襄阳-十堰汽车及零部件走廊带横贯东西,废钢铁、废铝、废铅、废塑料等资源的回收利用数量巨大,为园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和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广阔空间。园区已拥有再生资源工业生产企业50多家,回收网点在全国有5000余家,在集聚回收资源的同时,围绕七大循环产业,实现综合利用、高值利用,资源利用率在80%以上,每年从“垃圾堆”里淘出综合产值230多亿元。 强化创新引领,推进绿色转型谷城经开区持续推进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绿色工业园区建设,以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为依托,用好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再生钢铁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等国牌优势,形成以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为主导,构建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绿色建材和污染治理三大产业为辅的“1+3”绿色产业发展新格局。培育引进一批绿色产业重点企业,研发形成一批先进绿色技术与产品,如再生铅无污染技术、废旧钢铁再生利用技术、再生铝节能技术等;开发环保节能铝装饰材料、新型铝合金材料、合金钢精密件等绿色产品。结合园区招商引资、现有企业产业链延伸及技术改造,谋划的82个绿色产业项目,35个正在加紧推进,力争到2025年园区绿色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提升到80%以上。谷城经开区通过引领一二三产业全面绿色转型发展,不少企业在重点部位、关键生产环节实现了“机器代人”,可视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程度普遍提高,生产效率及产品合格率持续攀升。新金洋公司每年能“吃”进25万吨废铝,“吐”出20万吨铝合金,可节约100多万吨原生铝矿。过去,大家看不入眼的破烂,经过再生技术变成了抢手货,这是高质量循环利用的结果,科技创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金耐特公司每年大约回收5万吨可再生钢铁资源,通过破碎、熔炼、铸造、精加工……大量回收的废钢铁材料经过“综合施策”,变成了可以“再上岗”的全新产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与企业同频共振,抢占低碳高地,打造循环经济,不断探索园区绿色发展新模式,助推园区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高质量发展。”谷城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胡霞贵表示,谷城经开区将有序构建绿色低碳经济体系,突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大力实施绿色制造企业培育工程,加快发展新型绿色产业,全力推进现代化工及新能源硅全产业链建设,不断招引上下游高端企业入驻,全力以赴推动绿色制造示范试点和重点项目建设提速增效,打造绿色低碳产业集群,为园区高质量发展积蓄不竭动力,为谷城冲刺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努力建成汉江流域区域性商贸枢纽和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战略支点、争当山区县域经济发展标杆作出更大贡献。(通讯员:唐琛、陈永峰)

12.062023
赣州高新区:构筑科创高地 打造千亿园区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赣州高新区深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和赣州重要讲话精神,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目标定位,构建“1+1+1+N”党建工作体系,大力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奋力打造“科创高地、千亿园区”。2022年全区实现营业收入453亿元,荣获全国火炬统计工作先进单位,获省、市开发区综合考评“第一等次”。深化改革蹄疾步稳。实施“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数字经济“一号发展工程”,打造赣州铝业、腾远钻业等一批“5G+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企业标杆项目。推进市场化招商改革,成立赣州稀金招商服务有限公司及3家社会化招商服务公司。推进人事薪酬改革,实行全员聘任,激发干部工作热情。深化综合改革,园区综合实力、经济体量实现大幅提升。创新“三个协同”工作法,强化产业链党建引领作用,着力破解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联动难同步难、配套难”等问题,建强非公企业党组织,培育非公企业优秀党员,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产业链党建机制,让党旗在产业链上高高飘扬。打造创新主体摇篮。推动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申报国家稀土技术创新中心、国检中心整体搬迁到高新区江西理工大学科技园申报国家级科技园、众创空间申报国家级众创空间,不断提升国家级孵化器运营绩效。充分利用“两院五中心”科研平台,积极承接科研院所孵化成果,中国稀土集团产业促进中心等重大合作成果落地。全力开展科贷通工作,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积极构建区域创新载体,推动中科鸿虔、中科华祥两个院士项目进场施工和中国稀金谷电机及应用产品检测平台建设,支持吉锐新能源等6家企业开展上市培育。科技动能加速转化。发挥“两院五中心”为主的创新平台集群辐射效应,助力郡阳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支持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牵头组建并获批江西省稀土产业科技创新联合体。无缝衔接赣江院科研成果转化工作,目前已承接沈保根院士、王秋良院士等7个成果转化项目。设立全市首支科创投资股权基金赣州中科壹号创投基金,为赣江院科技成果转化提供金融支持。项目建设快马加鞭。坚持“项目为王”,招大引强,猛攻50亿元以上项目,突出电机招商,2022年以来共签约工业项目40个,签约总额550亿元,引进100亿项目1个、恒创睿能、美洋按特等“5020”项目8个、“10”项目6个。实施“项目大推进”活动,狠抓工业项目建设,总投资达299.92亿元。高新产业发展壮大。做好科物业梯次培育工作,壮大独角兽、噩科技型中小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业队伍,2023年以来已完成全区科型中小企业入库110家、高企申报4家。实施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行动,出台《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攻坚行动方案等举措。根据企业创新需求,组织磁稀土、汉驱智能等企业申报省级“揭榜挂帅”项目。引进美洋桉特、菲仕技术等头部企业,集聚40余家稀磁电机产业上下游企业。未来,赣州高新区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实施“1269”行动计划,坚持项目带动,推动产业升级,加快“中国稀金谷”建设,构建具有赣州高新区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作者职务:赣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