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11.082023
高朋满座话创新 嘉宾云集促发展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协同创新座谈会侧记

2023年9月17日,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协同创新座谈会在中关村软件园举办。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特聘专家、科技部原副部长陈小娅,外交部原副部长、中国政府欧亚事务特别代表李辉,中国工程院院士、原铁道部副部长、中国铁道学会理事长卢春房,中国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科协原党组副书记齐让,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特聘专家、国务院国有大型重点企业监事会原主席赵华林,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特聘专家、福建省原副省长李川,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特聘专家、中国科学院原秘书长邓麦村,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特聘专家、中国气象局原副局长于新文,中国企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常务副会长朱宏任,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副会长、北京大学党委原副书记、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名誉所长敖英芳,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副会长、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首席专业师戴会超,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副会长、金诚信矿业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青海,北京市海淀区上地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张兵,中国工程院院士、解放军火箭军后勤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侯立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煤矿水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武强,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司长雷朝滋,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学技术创新部部长刘兴平,中央党校老干局局长高成男,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党委副书记占剑,中华医学会原副会长、中国康养医学联合体主席金大鹏,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张小雷,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院长吉训明,清华大学技术转移院院长王燕,解放军总医院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曹丰,中国电力国际发展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贺徙,交银金融租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徐斌,北京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姜超,新源劲吾(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刘志刚,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吴玲,数字之光智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吴传炎,江苏袁品力联农业科技公司董事长翟韶均,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会长王建华、秘书长成路明及副秘书长黄俊、谷娅丽、何晓明,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监事黎维彬,中关村智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强、副总经理吴文亚等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领导、特聘专家、特邀嘉宾欢聚一堂,共话产学研协同创新,共促经济科技高质量发展。王建华在会上汇报了2023年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各项工作开展情况。他谈到,半年来,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开展了很多的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搬迁到新址,条件环境大为改善,并在新办公楼会议室举行了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会长办公会,研究促进会换届方案、产学研各奖项评审及示范基地、示范企业等试点工作。二、根据科技部印发《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相关规定,修改完善了产学研合作奖励办法,将“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创新与促进奖”更名为“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科技创新奖”,将原来的子奖项变为“创新人物奖”和“创新成果奖”。三、举办了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促进会第三届理事会和第一届监事会,以及促进会第三届理事会领导班子。四、在京举办了第十四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来自全国产学研界第一线的千余名代表出席大会并发表精彩演讲。大会开展了产学研合作促进与创新奖的表彰与颁奖,并特别邀请陈小娅、吴晓青、马德秀、干勇等同志作为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特聘专家。五、在教育部、工信部、科技部、知识产权局的指导下,积极推进“千校万企”活动开展,联合中关村软件园在京举办了2023“千校万企”协同创新对接大会,发布了“千校万企”协同创新全国对接行动计划,多所顶尖高校现场发布一批重大科技转化成果,北京84家科技企业发布1100余项技术协同“需求榜”,102所全国高校院所“揭榜答题”。六、积极推荐产学研界科技工作者参与国家各项奖励评选,由促进会推荐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教授武强在庆祝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暨全国创新争先奖表彰大会上荣获创新争先奖章,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教授吉训明和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教授荣命哲荣获创新争先奖状。七、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联合海南省科学技术协会等单位,在海口主举办了“2023中国科技产业发展全球论坛”,10余位院士及产学研界代表700余人参会。论坛紧扣全球科技发展热点和前沿领域,分享智慧成果,剖析科技动态,共议前沿科技,赋能科技产业高质量发展。海南省省委书记冯飞接见了与会部分代表,对会议的成功举办给予充分肯定。八、党建强会,创新赋能,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活动,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认真学习了《习近平著作选读》《论科技自立自强》等书籍,组织开展了参观北大红楼、参观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等一系列弘扬伟大革命精神、富有创新活力的主题党日活动。九、深入基层调研研究,支持地方举办了一系列产学研对接活动,先后赴成都、重庆、上海、厦门、南京、贵阳、保定、深圳、济南、德州、哈密、常州、兰州、杭州等地进行调研,推动当地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区域协同创新发展。参与支持“第五届中国矿业全产业链大会”“第二届厦门产教融合论坛”“服贸会:中国电力国际发展公司科技创新成果发布会”“2023元宇宙应用共创大会暨元宇宙技术与应用创新平台成立大会”“2023数博会”等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十、推进产学研协创新示范工作,组织开展2023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企业、示范基地的申报工作,并编撰《创新 使命 担当——中国产学研百佳创新团队》一书,弘扬科学家精神,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会将再接再厉,做好2024年促进会工作整体布局,持续加强党建强会、创新赋能,加速产学研深度融合,努力做好第十五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的筹备工作,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的评审和表彰工作,抓好产学研示范基地、示范企业试点建设,评选出中国产学研合作十大好案例和中国产学研合作十大好平台,推进“千校万企”协同创新伙伴计划的实施,继续制订发布高质量的系列团体标准,提高《中国科技产业》杂志的质量和水平,为企业、为区域、为行业、为国家的创新发展做好服务。“千校万企”协同创新平台秘书长赵强在会上汇报了千校万企有关工作的开展情况。他谈到,高校是创新的源头,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充分发挥校企双方资源优势,推进产学研深度合作,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进一步加强自主创新、加速成果转化、培育专业人才,实现校企协同创新、利益共赢,更好地支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近年来,教育部、工信部、科技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等单位高度重视产学研深化融合及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联合出台多项专项行动计划,有效提升了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整体效能。为了更好地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千校万企”协同创新平台于8月11日在海口举行的2023中国科技产业发展全球论坛上正式启动。平台以“共建、共创、共赢、共享”为原则,设立指导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和行业委员会等机构,聚焦企业真实需求牵引,重点打造协同创新对接体系、科创研发协同体系、科创管家服务体系和产学研融通创新体系,着力解决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学研合作的堵点、难点和痛点。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第二届理事会常务副会长陈小娅说,换届以后的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做了大量工作,挺不容易。对于产学研合作,路甬祥委员长为促进会打下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我们也始终按照这个方向在走。这么多年,对于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大家还是很认可的,这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我们换届的时候,大家非常关心的就是要延续好用好以前打下的基础,更好地做好我们的平台,让我们的工作能够不断往前推进。新一届的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理事会在王会长带领下,工作做得挺好的,无论是党建工作还是其他各项工作。多年来,促进会工作之所以能够持续深入地推进下去,就是因为我们有一个比较好的工作机制,凝聚产学研各界力量,支持搭建了很多平台,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推进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希望我们促进会以后的工作能够更加接地气,在两方面做好工作,一是科技方面围绕中心服务做好大局工作,进一步用更好的机制和途径来帮助和推进国家各项政策包括科技政策落地;二是利用促进会的各种资源,利用我们的平台,利用我们的专家,来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或中小企业发展。李辉表示,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换届以来,在很短的时间里做了很多事情。围绕推动创新,促进会在4月份召开了第十四届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目前又正筹备第十五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促进会之所以能做那么多工作并取得这么多成果,是因为拥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团队,这些出色的工作和成果的取得与促进会团队的积极开拓进取是分不开的。今后,我们将积极参与到产学研合作工作中来,进一步开展对外合作,加强对外交往,跟其他国家多多交流合作,为产学研合作创造良好的大环境。朱宏任对促进会的工作给予高度肯定。他指出,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有三个方面工作做得比较好,一是讲政治,非常重视和积极参与学习中央开展的主题教育活动,并以此为契机来推动我们整个的制度建设、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取得很好的成绩,受到有关领导同志的很高评价;二是讲作风,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人少事多,却敢于打硬仗,承担了很多重点重要任务,而且做工作努力做到最好;三是讲实效,2023年以来,促进会开展的一些工作都很实在,注重与地方合作、企业合作,积极推进科技成果的落地转化。对于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下一步工作,朱宏任提出三点建议:第一点是突出特点,打综合牌。因为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的特点就是产学研协同创新,产学研每一个细分领域都有专业的行业协会,我们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把这些产学研协会连接起来。第二点是突出亮点,打高端牌或精品牌。充分利用促进会在“一带一路”合作方面的资源和可以利用的科学家,瞄准地方及企业需求,做研发,逐渐形成影响力,打造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的品牌。第三点是突出重点,打质量牌。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有150多个平台,这是促进会的优势所在,要从制度的构架上做好工作,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推进平台合规运行;加强科学治理,通过健全平台机制,让大家自己管自己。他说,促进会要实现持续发展,必须在一些重要的方向把好关,把产学研工作持续不断地做下去。党二十大之后,新组建的中央社会工作部已经开始运转,负责行业协会及商会的党建工作,协调促进行业协会及商会的转型和发展。对此,我们将与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一起把这个工作做好。出席会议的几位院士也在会上作了发言,对促进会所做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认可,对产学研合作工作提出宝贵建议。卢春房院士谈到,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的工作做得非常有成效,不仅目标明确,而且志存高远;不仅创新意识强,而且服务意识强;不仅业内影响大,而且社会影响大。我们中国铁道学会向你们学习。产学研合作关键是要促进科技成果的落地,把产业的发展作为第一位的任务来实施。在此基础上,我建议:一是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要在创新创业方面充实内容;二是在奖项上多向科技成果落地的先进企业倾斜,促进科技成果落地转化。今后,我们中国铁道学会将与产学研合作促进会进一步加强相互合作、携手共同发展。侯立安院士指出,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工作做得十分出色,令人钦佩。研当以报效国家为己任,学必以服务人民为荣光。当前,日趋激烈的科技竞争不仅关乎社会经济,更是国运的竞争。创新是推动科学发展的源动力,也是抢占技术与经济制高点的法宝。我们要坚持创新精神,勇攀科学高峰,解决中国原始创新不足的现实问题,助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武强院士表示,产学研合作是推动经济和整个社会发展的一种强劲动力。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在产学研合作创新方面所做的工作很有成效,有目共睹。作为科技工作者中的一份子,我深切感受到在许多科技领域都迫切需要加强产学研合作,这不仅科技加速科研技术的研发进度,也有利于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是凝聚产学研各界协同创新资源和智慧力量的一个很好的平台,支持构建了一系列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将产学研各行业各领域的人才都集聚到一起,推进了很多技术成果的落地和转移转化。希望促进会再接再厉,围绕国家和民生需求,将以后的工作做得更加出色。齐让、赵华林、金大鹏、李川、邓麦村、敖英芳、戴会超、侯立安、武强、雷朝滋、高成男、贺徙等产学研领导嘉宾纷纷在会上发言,交流互动,积极为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出谋献策,希望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越办越好。

11.082023
深化产育协同创新 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山东青岛探索产科教融合型城市建设新模式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既需要数以万计的领军人物、行业专家攻克“卡脖子”问题,也需要数以亿计的技术技能人才突破痛点难点问题。青岛的破题思路,是以推动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与重大产业战略匹配为抓手,聚焦构建“产教有机融合、产才高度契合、产科深度结合”机制,持续深化教育协同创新,推动教育与国家发展战略相协同、与城市重点产业链深度匹配,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深化“产教融合”,在五大领域开展改革探索《青岛市建设国家产教融合型城市试点方案》明确了青岛产教融合试点要结合青岛现有的深化产教融合助力新旧动能转换的政策优势、专班推进的新型产业优势和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示范区的教育优势,重点在五大领域开展改革探索,建设培育一批深度参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产教融合型企业。完善产教融合发展规划和资源布局。同步规划产教融合与经济社会发展。在城市规划建设、产业园区开发、重大项目布局中,将产教融合发展作为基础性要求,同步提出可操作的支持方式、配套措施和项目安排。合理规划产教融合园区。重点建设青岛国际职业教育科技产业城,整合聚集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和产业资源,破解职业教育办学瓶颈,形成贯通培养的全链条职业教育体系和产教融合体系。调整优化职业教育布局。推进资源向产业和人口集聚区集中。扩大高等职业教育规模,争取“十四五”期间全市高职院校数量达到12所。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改革。实施“工匠精神”培育工程。加强中小学生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强化职业教育宣传推广,增强职业教育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支持具备条件的区市和学校建设职业体验馆和体验基地。探索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新模式。总结推广现代学徒制试点经验,实现"招生即招工、入学即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编制学徒专业目录,建立学徒专业教学标准。到2025年,现代学徒制成为全市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优化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实施职业教育“扬帆计划”,鼓励职业院校开设新兴产业相关专业,重点建设50个高水平中职专业(群)、20个高水平高职专业(群),建立职业教育专业认证、质量评价、专业预警调控机制。降低校企双方合作的制度性交易成本。着力培育深度参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产教融合型企业。落实“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组合式激励政策。对纳入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范围的试点企业,兴办职业教育的投资符合规定的,按投资额的30%比例,抵免该企业当年应缴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对年度考核合格的产教融合型企业,每年给予专项经费奖补。建设青岛市产教融合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辐射山东半岛经济圈的区域性产教融合信息服务平台,促进校企各类需求精准对接。实现职业教育人才供给与行业企业用工需求的精准对接,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的精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精准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精准对接。打通校企高技能人才交流通道。鼓励职业院校与企事业单位高技能人才双向流动、交叉兼职。推进校企技术成果转移与转化。以一流学科和校企合作示范专业为依托,校企合作建立适应生产一线需求的工程技术研究课题库。构建多种形式的产学研用合作平台,建立技术成果孵化基地,引导企业、学校、科研院所围绕产业关键技术、核心工艺和共性问题开展协同创新,加快产学研用进程,促进成果转化,引领行业产业共性技术的创新发展。搭建创新产教融合重大平台载体。建设示范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按照多元化投入、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方式,建设一批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真实生产和社会技术服务于一体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型实训基地。支持依托企业建设实训基地,共建共享产教融合创新平台。面向高质量发展的若干重点领域,推动“双一流”建设等高校、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共建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协同开展关键核心技术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学科专业建设,打通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移和产业化链条。组建一批产教融合集团(联盟)。由行业龙头产教融合型企业牵头,联合职业院校、高等学校组建实体化运作的产教融合集团(联盟),搭建行业科研创新、成果转化、信息对接、教育服务平台,聚合带动各类中小企业参与。创新产教融合深度发展体制机制。健全高等教育产教融合创新机制。健全以企业为重要主导、高校为重要支撑、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中心任务的高等教育产教融合创新机制。完善现代学校和企业治理制度。积极推动双方资源、人员、技术、管理、文化全方位融合。着重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鼓励企业以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依法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鼓励支持企业与学校合作办专业、二级学院,推动开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支持企业通过购买服务、委托管理等,参与公办职业学校办学,允许企业以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依法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探索引进国(境)外知名企业在青岛独资办学,鼓励中外合资、外商独资企业在青岛举办职业院校。探索职业院校为在青“一带一路”相关企业员工量身定制开展技能培训,建设“上合组织”职业教育联盟,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推动“产教协同”,实现产业链与教育链的有机融合青岛市把教育的发展深深根植在城市经济建设的大地上。龙泉-姜山产业组团是青岛市“十四五”时期规划的三大产业组团之一,其涵盖的龙泉汽车制造产业集聚区、姜山国际汽车产业城在职教人才方面有着非常迫切的需求。见良机而上,在姜山镇规划先进制造业职教组团、建设职教园区,无疑是推进产教协同的有力举措。青岛市按照城乡一体化、中高职一体化、校企一体化发展思路,加快现代职教园规划建设。三年间,随着青岛现代职教中心学校、莱西市职业教育新建校、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等职业院校建设的接续展开,园区统筹布局建设了高端装备制造、现代农业、商贸服务、汽车技术等30多个专业群,与园区内北京汽车等企业深度合作,形成校企联动、产校区一体的焕然一新的发展格局。到2025年,园区在校生规模将达到3万至4万人,每年可培养1万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不仅如此,为探索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的“青岛模式”,以创新推动产教“双向奔赴”为愿景,青岛市还以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为载体,建立产教融合企业服务信息系统,成功遴选培育出两个国家级、35个市级产教融合型企业,四所职业院校的六个专业入选工信部全国首批产教融合专业试点,六所职业院校入选山东省级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项目;还成立一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三个市域产教联合体,成为国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首批成员单位。2020年,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与京东集团签署校企战略合作协议,对接京东集团物流、电商、教育、科技研发等板块资源,学院投入729万元、京东集团投入313万元,共建京东智慧供应链产业学院和混合所有制“校园云仓”生产性实训基地,“产业群”联接“专业群”,拓展教、学、训、研等多种形式,打造产教融合实践场,建设山东省新技术研发中心、校企联合竞赛中心和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有力促进了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实训基地建设案例入选教育部2021年度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青岛市勇于先行先试,将教育的发展融入国家战略。2018年6月,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在青岛举行。会上正式宣布:“中国政府支持在青岛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由此开启了青岛对外开放的新纪元。五年来,上合示范区从无到有,对外经贸合作与日俱兴,进出口贸易额不断攀上新高,科技、人文交流愈发密切,对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青岛市采取分步实施的策略,先后依托在青高校成立上合经贸研究中心、上合法律服务研究院、上合组织国家文明协同发展研究中心等组织,打造国际高端智库,服务上合示范区发展跨境电商、建设货物集散基地和上合组织地方银行。截至目前,已开办贸易投资促进研修班91个班次,培训来自上合组织国家及“一带一路”合作伙伴人员7800余人。与此同时,青岛以建设“经贸+”学科体系,培养熟悉上合组织国家国情、通晓国际规则、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创新型、应用型经贸人才为目标,积极规划筹建服务上合组织国家的高校,上合国际学校的规划也在积极展开。在上合示范区,青岛市将建设从幼儿园到高中全学段的国际一流高水平学校,让来青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发展、安居乐业。推动“产才协同”,实现产业链与人才链的高度契合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没有人才优势,就不可能有创新优势、科技优势、产业优势。青岛市聚焦产业对人才的需求,以产业链布局人才链、以人才链服务产业链,让人才与城市双向奔赴,加速破解现代产业体系遇到的问题。青岛市创新职业院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推动“专业跟着产业调”。围绕全市24条重点产业链需求,超前谋划、前瞻布局,大力支持中、高职院校增设服务未来产业发展的新兴专业和“急需紧缺”专业,动态调整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十四五”以来,围绕服务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组织中等职业学校新增工业机器人、人工智能技术及应用等专业,在高职院校设立六个工业互联网学院(专业)。目前,全市11所高职院校和51所中职学校共开设270余个专业,17个专业荣获山东省首批中职特色化专业。青岛电子学校是一所以计算机、电子、电气专业为特色的国家重点职业学校。近几年,学校积极回应智能制造产业需求,开设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专业,积极打造数字媒体、智能制造、物联网专业集群。学校还牵头成立青岛电子信息业职教集团,吸引10所职业院校、10个产业行业协会、88家企业参与,校企共同开发技术专利,推动技术成果转化,并打造新旧动能转换平台,入选全国示范职教集团。高等教育发展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在增添新活力、培育新动能方面的作用不容小觑。青岛市创新高校学科专业引导机制,推动“高校跟着产业转”。“十三五”以来,通过建立高校贡献度评价体系和实施差异化财政支持政策,青岛市引导高校优化重点学科专业结构,支持在青高校、科研院校将一流学科建设与城市产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过去的六年间,青岛市重点扶持在青高校22个本科学科和50个高职专业发展,青岛的高校与地方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在海洋、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领域设置产业学院或特色学院,智能制造工程、海洋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人工智能……一批产业发展急需的专业在青岛高校发展壮大。今年起,新一轮产教融合示范学科专业(群)建设启动,到2025年,青岛市将依托重点学科专业,推动与青岛辖区内500家以上企业建立校企深度合作关系,紧扣青岛重点产业技术创新需求和人才培养需求,创建一批校企协同创新联合体、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联盟,力争每年吸引5万名以上优秀毕业生留青就业发展,高校产业人才培养、科技成果本地转化、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水平将实现大幅提升。技术技能人才质量提升离不开好的教学模式,青岛市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推动“教学跟着产业改”。为提升技术技能人才的能力水平,青岛市开展“1+X”证书和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在海尔集团创新推出“3+1+2”长学制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参与现代学徒制试点的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分别达到50个和194个。参与现代学徒制三个批次七个项目试点的青岛电子学校,通过开展工匠班培养,已经形成了以学生可持续发展为主线,以双主体、双导师、双标准、双课程、双认证、双文化、双课堂、双评价、双身份为“九翼”的“一线九翼”人才培养特色,成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改革的成功范例。据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软件学院聚焦大型工业软件领域,培养高端软件人才,攻克了石油关键软件技术难题,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级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在产才协同上,青岛积极发挥区域优势引入国际化元素,依托上合示范区建设,探索建立上合国家多元合作机制,发起由我国及上合组织相关国家的高校、企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组成的上合经贸产教联盟;依托RCEP青岛经贸合作先行创新试验基地,探索“高校+RCEP+企业”合作方式,成立全国首个RCEP产教协同联盟;依托中德生态园建设,着力打造中德职教合作新模式,建成“青岛-汉斯·赛德尔基金会职业能力发展中心”“职业教育(青岛)国际客厅”等五个中德职教合作平台,在更大范围和更宽广领域开展产教合作,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西海岸新区中德应用技术学校(以下简称“中德应用技术学校”)等院校通过与莱茵科斯特青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构建“院校+跨企业培训中心+企业”“双元三地”育人模式,院校负责专业理论教学,跨企业培训中心负责实操教学,企业负责岗位实践教学,通过职业技能教育的“三对接”,实现人才培养要素融合共享,有效推动了德国“双元制”教育的本土化发展和“育人链”与“产业链”的无缝对接,京东方、芯恩等千亿级芯屏产业链企业集群式落户中德生态园。推动“产科协同”,实现产业链与科技链的深度结合科技进步是产业进步的有力支撑。青岛市积极推动创建产学研合作联盟,采取“政府+高校(研究院)+企业”方式,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学科权威作用,推动校企科技资源和人才共享,引导高校、科研院所为企业技术攻关、升级改造以及产业转型发展提供“定向定制”精准解决方案。截至目前,全市已成立青岛市工业互联网、智能绿色制造技术与装备等10个重点学科发展联盟,吸纳政、校、行、企、院所等成员单位500余家,累计聚集高层次人才735人,2022年全年新增科研项目501项、实现合同到账总额7.3亿元。近几年,青岛引进的高等教育机构通过联合开展课题攻关等形式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承担科研项目1933项,合同到账总额20.02亿元;在青创建科研平台182个、孵化企业345家,营业总额达到23.43亿元。校企之间信息不畅通、缺乏沟通桥梁,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难的重要原因。2022年以来,青岛市积极推进高等教育校地融合服务中心建设,打造集“高教成果展示、创新人才引育、技术转移转化、专家智库建设”于一体的平台,通过双向汇聚信息资源,推动供给侧与需求侧的科教资源匹配对接,集聚发挥在青高校、高等教育机构及国内外高校的资源优势,实现高校产学研对接和社会服务活动的常态化,促进科技成果在青落地转化。青岛市还创新开展“订单式”研发模式,在高校、科技企业和科研机构均设立技术转移部门,开展概念验证和科技成果试孵化,同时培养职业技术经理人和技术转移机构,不断探索以技术交叉许可、建立专利池等方式促进成果转化扩散。据悉,青岛市科技成果转化收获颇丰,仅2022年一年,在青高校与青岛企事业单位共签订科技项目合作协议1100多项,转化科研成果400多项。未来3年,青岛市将面向在青高校培养专业技术转移人才超过1000名,进一步加快高校院所本地转化步伐。青岛科技大学这所以化工、橡胶、材料学科为优势特色的高校,在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区域发展、服务行业进步的进程中,形成了“前沿基础-应用技术-产业技术-产业转化”全链条创新模式,学校科研成果转化或提供核心技术支撑的上市公司达到九家,通过与橡胶、化工、大数据等领域企业联合建设“科创飞地”等形式,实现从研发、中试到产业化的无缝衔接,有效解决了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问题。近年来,学校采取“科技成果转让+持续技术服务”方式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的ECSS技术助力万华化学MDI生产技术实现国际领先。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发挥好科技第一生产力、创新第一动力作用,必须靠人才,必须创新科教融汇机制。未来,青岛将聚焦教育、科技、产业协同发展,持续推进改革创新,努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写下青岛浓墨重彩的一笔。

11.082023
机车健康管理师 人们安全守护者 ——记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昆明机务段工长郭为华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牵引机车的稳定可靠,是列车安全行驶的基本保障,而机车电子设备质量稳定又是其中关键一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昆明机务段检修车间电子组工长、高级技师郭为华,正是一名火车头电子设备的“守护者”。工作20多年来,郭为华将“安全稳定”铭记于心、践之于行,一路刻苦钻研,不断探索创新,突破技术难题,从检修领域的“小白”成长为带头人。他如同“机车大脑”的健康管理师,守护着列车在云岭大地安全驰骋。勤学知识练好本领走进昆明机务段检修车间,记者看到,电子脉冲检修线上,一排标准化检修工位整齐排列,技术工人将拆解下来的机车电子配件仔细检查后,拿到试验台进行模拟试验。通过调整参数,发现机车设备在运行状态下可能发生的故障。这种智能化的检测方式既减少了搬运距离,又提高了工作效率。“这里共有33个试验台,其中17个是我们团队自己研发制作的。这些试验装置从里面的芯到外面的壳全是我们自己做的,有些单位还想购买我们的装备。”郭为华说,有了这些试验装置的帮助,公司机车的检修质量在全国排名前列。记者见到郭为华时他穿着工装,戴着眼镜,说起话来不紧不慢。谁能想到,如今的车间技术专家,在20多年前也曾是个贪玩的小伙子。2000年,刚从学校毕业的郭为华来到昆明机务段检修车间工作。那时,他经常跑到网吧打游戏,车间的工长很是担心。“老师傅们都很严谨、尽职,他们经常语重心长地跟我说,天天玩游戏啥也学不到,要把知识和技术装进脑子,才能练成真本事。”郭为华回忆,有一次,他在工长的引导下,查找到一个机车故障并成功解决,一股强烈的自豪感让他产生了研究机车检修的动力。此后,他开始刻苦学习钻研机车检修知识,不断提高机车检修技能。创新研发提高效率2004年,郭为华被调往整备车间工作。与检修车间分解车体不同,整备车间需要在整车运行状态下发现隐患并解决故障。班组里只有郭为华一人是学电子专业的,遇到问题时,他只能靠自己。有一次,列车上线后,郭为华跟车查找问题,直到七八个小时后才把故障解决。“那次,我深刻感受到,跟车查找问题、解决故障的过程不太可靠,效率比较低。我萌生了一个想法,就是创建一个能够模拟实际环境的线上试验平台,对电子装置进行检测,这样就可以在地面找到故障,减轻工作强度、提升工作效率。”郭为华说。2006年,回到检修车间的郭为华,带着这样的想法,开始探索自主研发试验台。“2009年,我们负责检修的韶山型机车已经累计行驶到一定程度,故障率比较集中。我们班组到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学习,发现云南地处高原山区,海拔落差大,昼夜温差大,隧道长、弯道多,即便是在平原地区能正常行驶的机车,到了云南有时也会发生故障,一些修好的返厂配件回到云南还是会出问题。”郭为华说,他与班组里的党员和高级技师进行研讨,大家都认为,解决问题不能完全依靠厂家,自己也要主动作为。在广泛搜集资料、分析各类故障后,郭为华与团队于2013年开始动手制作检修试验台。在国铁昆明局和昆明机务段的大力支持下,郭为华与其团队在当年底制作出第一代试验台,配件不用装车、在试验台上就可以发现问题,有效提高了检修效率。每台机车返回库房检修时,班组人员不仅要对故障进行维修,还要发现隐患苗头。“不仅要治已病,还要治未病。”郭为华说,“检在前,通过各种仪器设备来检测电子配件,看看它有没有衰减、有没有老化、有没有达到疲劳极限、性能是否发生变化。电子检修就像手术室跟康复中心,除了修,我们还要日常维护电子设备的健康度”。找准症结解决难题铁路不断发展,列车一路向前。无论是内燃机车、电力机车、韶山系列、和谐系列,还是最新的“复兴号”集中型动车组,多年来,郭为华在见证我国机车技术快速进步和铁路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总是要求自己走在机车检修的前沿。2021年12月,中老铁路正式开通。郭为华和同事们承担着中老铁路的检修工作。中老铁路国内段沿线山高谷深,地质情况复杂,桥隧比近九成,列车要经过长大坡道和上下起伏不断的线路,并穿越热带雨林地区,行驶情况复杂。在中老铁路开通前,郭为华团队就对线路提前作出分析,发现其与成昆线具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沿线高温高热容易导致电子插件性能出现动态故障,隧道容易引发散热不良。针对这些问题,团队研究提出了对应的检修和解决方案,保障了中老铁路的安全稳定运行。作为班组的技术骨干,面对技术难题,郭为华总是冲在前面。有一次,郭为华休班期间,车间将一条诊断问题反馈给他:昆明南站站台感应器出现故障,开关门作业司机发现释放灯不亮,容易造成错误开门。了解情况后,郭为华立即返回岗位,检查站台感应器,经过两天的紧张工作,发现是由站台高度不够造成感应器检测不到位引起。对此,郭为华带头研究开展站台感应器检修攻关,经过反复试验,优化装置设计,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确保列车安全正点运行和站台停车精准对标达成率。近年来,郭为华带领的质量控制小组还完成12项攻关活动,先后被评为“国家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云南省优秀质量管理小组”,昆明机务段机车电子配件自主检修率达到90%以上。精益求精杜绝误差“要做到零故障、零缺陷、零误差。”在检修车间里,郭为华常常把“三零”目标挂在嘴边。郭为华说,铁路就两根钢轨,机车一旦出现故障停了,整个线路就可能瘫痪,因此铁路对火车的行驶安全要求很高。运行在中老铁路上的“复兴号”动车组,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动车组,电器模块集成化程度高,电器部件组合复杂。“复兴号”新机型上路时,缺乏数据、经验,郭为华带队不等不靠,以最快速度联系厂家,熟悉机车运用参数,搞清运行原理,每天与厂家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泡在一起”。在不懈努力下,他们制定了“复兴号”动车组C1修、C2修和C3修的检修工艺标准,为机车运用检修奠定了基础。2019年,“复兴号”在昆玉河线顺利投入运行,运行期间故障处置效率大大提高。“复兴号”发生故障时,很多电器元件及模块需返厂修理,制约了设备维修和机车运行效率。对此,郭为华团队积极推动机车属地维修,并不断开展技术攻关,提升机车自主维修能力,先后实现了机车干燥器控制盒等部件自主维修。“如今,中老铁路已是国家的一张名片。作为机车检修人员,我们要精益求精完成每一项检修工作,保障每一台上线的机车安全稳定运行。”郭为华说。接续传承培养人才从昆明至南宁的往返机车控制系统时常发生动态故障,维修人员多次检修仍未能彻底解决问题。郭为华得知后,主动请缨随车检修。为找到问题根源,他连续78小时跟车,最终在乘务员第六次换班时查明了故障原因,彻底消除了安全隐患。近年来,郭为华先后完成质量技术攻关创新28项、科研项目9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荣获“全路技术能手”“云岭工匠”“首席技师”“奉献之星”等称号,今年又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面对诸多荣誉,郭为华说:“一个人再强,毕竟力量有限,只有培养千千万万的工匠人才,才能满足铁路发展需要。”为培养出更多机车维修技能人才,郭为华以云岭工匠创新工作室为平台,坚持每周开展电子专业授课、每月组织实作岗位练兵,每季度组织开展技术业务比赛。在他和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昆明机务段机车检修质量连年保持全国第一。郭为华带领的团队累计完成“小改小革”和研发项目1300多项,16项荣获国家级技术专利,10余项QC成果荣获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奖。

11.082023
江阴高新区: 做大做强“创新链” 攀“高”逐“新”向未来

江阴国家高新区前身为江阴经济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2002年省委、省政府赋予国家级开发区的经济审批权和行政级别,2011年经国务院批复升级为国家高新区。历经多年建设,基本形成了以特钢及金属制品为特色,微电子、生命健康、高端装备为支撑,新能源为战略的“1+3+1”现代产业集群。创新平台是创新成果孵化、转化和产业化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江阴高新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创新平台建设为抓手,不断完善创业孵化服务体系。在科学规划建设本土科创载体的同时,向外借力布局“科创飞地”,充分整合优势资源,持续提升创新平台研发水平,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构建“科创载体”,催生创新之花竞相绽放在江阴集成电路设计创新中心的研发实验室内,来自江苏乾合微电子有限公司的工程师正用网络分析仪对一款射频前端芯片新品进行电性能测试,确保芯片为客户提供更稳定的信号接收强度。作为一家射频前端设计公司,乾合微秉承扎根消费电子、立足工业电子、开拓汽车电子的理念,深耕射频硅基半导体设计领域,企业产品逐渐覆盖了展讯、联芯、中兴微等目前市场主流的各种手机平台及无线通讯平台,目前已累计申请了35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半数已得到授权。技术创新硕果累累的背后,离不开江阴集成电路设计创新中心的助力。从提供多间办公室的使用场地,到大量集成电路仪器仪表设备的分享,再到各种政策的补贴,江阴集成电路设计创新中心在软硬件等方面为企业开展业务带来了便捷,促进了企业运营成本的降低,让乾合微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和更高的平台展现企业风采、实现企业价值。江阴集成电路设计创新中心由江阴市政府、江阴高新区管委会联合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等共同投资建设,是一座集成电路设计、人工智能、传感器等领域的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与产业孵化培育平台。创新中心成立以来,已累计吸引20家集成电路链上企业落地江阴,不断为江阴集成电路产业链集群发展注入创新活力。持续的产业创新,离不开更多一流载体的加持赋能。近年来,江阴高新区发挥龙头企业作用,主动与院士、高校、央企等合作,先后建立集成电路设计创新中心、智能制造创新研究院、刘良院士—江阴中药产业研究中心、长三角工业物联网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推动优质创新资源在高新区集聚发展。下一步,江阴高新区将加大实科创载体建设力度,构筑高品质科创空间和复合型产业空间,打造一批新型高端、适应新兴业态的科创载体。 借力“科创飞地”,助推产学研合作多点开花在智云流形科技(江阴)有限公司厂区,一台智能焊接机器人正在进行作业调试。在智能控制平台牵引下,焊接机器人按照设定的模式精准挥舞机器臂,流畅高效地完成着每一道调试工序。作为一家以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及工艺应用为研发核心的高新技术企业,智云流形的产品涉及工业机器人所应用的焊接、打磨、喷涂、金属加工等多个领域,以“交钥匙”的方式为客户提供国产化智能方案。2020年,智云流形通过江阴高新区的深圳异地孵化器招引而来,一方面是被江阴优质的营商环境所吸引,另一方面也是对江阴庞大的制造业客户市场充满期待。落户高新区以来,江阴各级政府部门为企业申请政策补贴提供帮助和指导,并为员工提供人才公寓、解决企业的融资难问题,让企业能够心无旁骛扎根江阴发展。为抢占科技成果转化先机,江阴高新区积极搭建承担技术研发、人才招引、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产业联动等功能为一体的“科创飞地”,并通过招商模式创新,按照“载体+资本+人才+基金+运营团队”五位一体要求建设科创飞地。近年来,借力“科创飞地”破题产业创新发展,江阴高新区已先后在北京、上海、深圳、西安及武汉5个城市设立“科创飞地”,形成“东、西、南、北、中”多点开花的格局,开启“科创高新”建设新篇章。截至目前,五大“飞地”累计落户科技人才项目超60个,引进高层次人才超100名,有效助力江阴高新区新兴产业增量提升和传统产业存量升级。 打造创新平台,带动产业链迈向更高端随着2023年年初“日照三号”卫星的成功入轨,长三角太阳能光伏技术创新中心所研制的新一代商业卫星专用太阳电池阵经受住了重要考验。作为国内首个光伏创新中心,位于江阴高新区长山大道55号天安数码城A3楼的长三角太阳能光伏技术创新中心运行一年来,不断聚力科创,向“光”而行。自2022年7月运行以来,光伏中心在研制新产品的同时,成功孵化出项目单位——江阴旭迈思科技有限公司。该项目采用全球首发专利技术,解决了当前组件级电力电子技术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长三角太阳能光伏技术创新中心由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江阴市政府及若干大型骨干企业联合共建,定位于建设成太阳能光伏及其综合应用领域国际一流的研发机构和创新基地,以太阳能光伏前沿技术、关键共性技术以及光伏应用技术为核心,打造创新资源集聚、组织运行开放、结构多元、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光伏及综合应用技术创新中心,引领长三角乃至全国光伏产业技术发展,致力于将最新的光伏科技用于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光伏应用领域的推动者与领航者。依托光伏中心平台,江阴高新区将集中力量开展前瞻性、应用型研究,从而带动整个新能源产业链向更高端迈进。这也是江阴高新区积极搭建高品质创新平台、灵活用好各方资源、,使之成为园区产业升级之源的重要举措。做大做强“创新链”,攀“高”逐“新”向未来。未来,江阴高新区将继续加大实科创载体建设力度,形成“开工-竣工-投用”循环有序的建设梯队,围绕“1+3+1”主导产业和未来产业,构筑高品质科创空间和复合型产业空间,打造一批新型高端、适应新兴业态的科创载体;健全“区级、江阴市级、无锡市级、省级、国家级”五级创新孵化体系,以创建一批、认定一批、升级一批来优化科创载体管理水平;深入实践异地孵化器建设管理运行,探索研发孵化在外地、产业化在本地的逆向创新模式,做大做强“科创飞地”,进一步延伸“创新链”;按照政府引导、合作共建、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市场化机制,建立资金、技术成果、品牌、管理等多要素、多形式合作模式,持续拓展高品质创新平台版图,共同推动产业创新协同;同时,以赛为媒,借助双创大赛、科洽会、投融资路演等交流平台,积极推动政策及人才项目等服务资源共享,提升创新平台孵化项目入驻率,加快推进生物医药创新港、东久(江阴)国际智造产业园等一批载体建设,为创新平台孵化项目入驻提供更多产业化空间。

11.062023
郑州高新区: 以会为媒 在传感产业赛道上高歌奋进

传感器是物联网底层技术的三大支撑之一,是万物互联、万物智能的基础,是以芯片、5G相互促进发展的核心战略性支撑产业。当下,随着科技的发展,传感器技术在智能生产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智能传感器作为万物互联、万物智能的基础,是助力信息技术产业创新发展的关键核心。世界传感器大会作为产业培育和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已成功举办四届,在业界产生了广泛影响。近年来,郑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传感器产业发展,大力推动技术研究、技术公关、技术应用、成果产业化等全产业链条衔接,统筹推进“芯、屏、网、端、器、用”联动发展,加快打造中国郑州智能传感谷,全市传感器产业规模化、高端化、智能化发展成效显著。2022年全市智能传感器核心及关联企业规模超过300亿,关联及应用企业近3000家。感知世界,智创未来。11月5日,2023世界传感器大会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展会以传感器研发创新为核心,以传感器系统集成与应用为切入点,涉及传感器应用、标准发展和相关元器件,产业链上下游的关联企业同台展示传感器产业生态圈,近300家国内外企业积极参展。传感器领域知名院士专家和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围绕传感器领域的技术前沿、产业趋势和热点问题等进行深入研讨,分享传感器科技、产业和应用的最新成果,共促传感器产业高质量发展。河南省副省长刘尚进在大会开幕式致辞中指出,近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把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强重点产业链作为建设现代化河南的关键任务,重点培育包括智能传感器产业在内的28条产业链,打造智能传感器产业高地,目前气体传感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全国市场占有率均居第一位,郑州高新区综合实力居全国传感器十大园区第四位,“一谷多园”产业发展格局持续优化。以会为媒,推动招引工作全速竞进作为河南首个世界级产业发展大会,已连续成功举办四届的世界传感器大会,通过开展系列招商、举办产销对接会、签约落地一批项目等活动,促进会展业与主体产业融合发展,为全省传感器产业发展增添了新动能,品牌效应已逐步显现。招商引资是澎湃城市动能的“生命线工程”。近年来,河南省在传感器产业领域持续发力,招引一批创新平台、科技孵化、制造业类项目,在传感器核心器件、产业应用及科技成果转化上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郑州高新区积极响应省委指示,瞄准“头部企业”、产业链核心企业,强化定向招商、以商招商,对外突出招大引强、招高引新、招优引精;组织开展推介交流会,建立传感器领域相关产需对接交流机制,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与合作,广泛吸引国内外优质资源集聚;持续发展河南省智能传感器创新联盟,促进产学研深度合作。在2023世界传感器大会开幕式上,36个项目成功签约,总金额约360亿元。特别是把传感器产业作为主导产业的郑州高新区,与紫光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中国联通郑州分公司、东华软件股份公司、豫信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德国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德国莱茵集团、法国斯迪拉(Stilla)公司等国内外知名企业达成合作,一口气签下24个“大单子”,总金额300亿元,金额占比超8成,以“跳起来摘桃”的奋进姿态,抓住每一份招大引强的契机,推动招引工作全速竞进。 协同创新,抢占传感器产业制高点郑州高新区始建于1988年,1991年获批国家高新区,2016年成为郑洛新国家自创区核心区,拥有各类市场主体7.6万家、高企1797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059家,累计培育上市公司21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41家、省专精特新企业246家、省创新型中小企业742家,形成了“传感器为重点的物联网、网络安全为重点的电子信息、精密测量为重点的北斗应用、超硬材料为重点的新材料”四大主导产业。一直以来,郑州高新区坚持把传感器产业定为四大主导产业之一进行重点培育,全力推动郑州高新智能传感器产业基地和智能传感器研发服务平台尽快建成投用,谋划打造“世界传感器大会”、北斗年会、数智治理峰会等在国内有影响力的品牌活动,吸引全国乃至全球传感器产业领军企业、优秀团队、高端人才、商业投资等资源集聚,促进政、产、学、研、用、金、媒等环节的合作,营造智能传感器发展浓厚氛围。据悉,如今的郑州高新区在智能传感器及终端的研发和产业化方面已跻身国内领先行列,形成了气体、气象、农业、电力(网)等多门类传感器产业链及批量生产能力,涵盖了环境、工业、农业、电力等诸多领域,集聚传感器相关企业 4000 余家,现有高新技术企业中有780余家与传感器产业相关,占全区高企总量的43.2%,奠定了高新区传感器未来发展的基础。自2018年起,一年一度的全球传感器领域国际盛会都会在如意湖畔如约而至,这也帮助高新区促成一批传感器相关的重要项目签约,4年累计签约项目55个,协议总金额合计超过430亿元。通过招引一批创新平台、科技孵化、制造业类项目,在传感器核心器件、产业应用及科技成果转化上持续发力,为高新区传感器产业发展增添了新动能。其中,落户郑州高新区的汉威科技,早已发展成为气体传感器行业龙头,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70%,已形成了“传感器+监测终端+数据采集+空间信息技术+云应用”的系统解决方案,覆盖智慧安全、智慧市政、智慧环保、健康家居等板块,多项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2023年9月,郑州高新智能传感器产业基地也在传感谷正式开工建设,有了产业基地的加持,郑州高新区将集聚更多传感产业相关企业,推动智能传感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助力河南省抢占传感器产业制高点。郑州高新智能传感器产业基地项目开工既是郑州市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集结动员令,也是郑州高新区锚定电子信息“一号产业”,抢占智能传感器产业制高点,推动智能传感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行动。把传感器产业作为主导产业之一的郑州高新区,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进一步完善产业链。郑州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郭程明介绍,郑州高新区将围绕“延链、补链、融链、强链”,聚焦“1+9产业链现代化提升工程”,即唱响一个具备国内外影响力“传感谷”品牌,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着力做强核心优势产品、提升MEMS制造能力、培育关键材料设备、打造产业链创新平台、增强软件算法支撑、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加强产业链协作配套、推动孵化器赋能产业、加快示范推广应用等9大工程,全面提升智能传感器产业链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建设具有国内影响力的智能传感器产业生态圈、构建全国智能传感器创新高地。

11.022023
第二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精彩瞬间全纪录

点击链接查看详情:https://g.h5gdsvip.com/p/vyce2w6c

11.012023
2023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等活动将举办

10月31日,中国科协举办2023年第四季度专题新闻发布会。会上介绍了2023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第六届世界科技社团发展与治理论坛、2023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剧目《大地之光》澳门巡演、第七届“一带一路”青少年创客营与教师研讨活动全面启动等将要开展的相关活动情况。浙江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曾肖芃介绍了2023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的总体安排。她说,2023青科会开、闭幕式分别定于11月11日上午和11月12日晚上在温州市瓯海奥体中心举行。开、闭幕式期间,在会场外配套举办青科会成果回顾展。2023青科会继续秉持“汇聚天下英才 共创美好未来”的主题,以“青年创新聚力可持续发展未来”为年度议题,坚持以“个十百千”成果为导向,即围绕颁发1个国际奖项,发布1个五年规划,探索1套市场化运行机制,签约落地10个以上高能级平台、100个以上产业项目,对接1000位以上高层次人才的目标,设置“1+13+3+N”的活动架构,即举办1场开幕式、1场闭幕式,13场主论坛活动,3场海外专场活动,23场日常分论坛活动。按照“优而精”的定位要求,大会的13场主论坛活动强化产业和成果导向。在保留经典特色活动基础上,2023青科会聚焦新能源产业,新增国际能源材料论坛、氢能青年科学家论坛等系列活动。中国科协科创部副部长杨书宣介绍了第六届世界科技社团发展与治理论坛的有关情况。她说,第六届世界科技社团发展与治理论坛以“协同构建创新发展新生态”为主题,定于11月7日在厦门举办,面向全球网络直播。本届论坛论坛由中国科协和福建省人民政府主办,厦门市人民政府、福建省科协、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承办,厦门市科协、中国康复医学会协办,论坛设置1场主论坛、3场平行论坛、1场沙龙活动,将邀请国内外知名科技社团组织负责人、专家学者、青年科技工作者,通过主题演讲、圆桌对话、沙龙研讨等形式,进行多元讨论和互动交流,分享科技社团发展与治理的创新实践,思考新形势下科技社团开放、协同、合作的新路径,探索携手应对全球性风险挑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举措。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专务秘书长张旭明作了关于第五届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情况的介绍。他说,第五届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将于2023年12月7-9日在海南海口召开。大会聚焦碳中和愿景下的市场、技术、政策、行业协同等热点问题,策划了13场会议及技术展览、科技评选、科普活动、公众开放日等活动。本届大会将继续发挥往届的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风向标作用,吸引政产学研届代表分享思想创见、探讨前沿趋势、引领学术方向和深化国际合作,搭建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高端交流平台。中国科协宣传文化部理论宣传处处长孟令耘介绍了“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十周年系列活动。他说,十年来,宣传工程开展如火如荼,已经成为在全社会弘扬科学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民心工程。在十周年工作基础上,为进一步提质增效、擦亮名片,年内将重点开展以下几项工作:一是中国科协将联合教育部等单位开展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十周年主题活动,邀请全部参与高校、主创师生及科学文艺领域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回顾宣传工程10年来的发展历程及经验成果,用生动的中国科学家故事引导广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依托中国文联专业力量,联合组建高水平、专业化的志愿服务队伍,搭建科技界、文艺界等专家学者跨界交流、融合发展的平台,广泛组织评论、编剧、表演、舞美等专业领域的艺术家深入大中小学生社团,提升以艺术形式讲好科学家故事的能力本领,推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三是首次发布“科学家故事舞台剧推广行动榜单”,分类开展专家结对,长期开展跟踪指导,共同提升创作推广水平;四是首次联合国家大剧院举办“科学家故事”舞台剧展演,让更多科学家故事走进“国家级”艺术殿堂,向全社会讲好科学家故事;五是以“崇科学,正学风”为主题,开展“光影科学梦”2023年度科学家精神电影全国科普场馆巡映活动,遴选20部微电影集中推送大中小学;六是在全国持续推进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行动,支持中小学建立“科学家故事众创空间”等社团组织,配强用好“读书角”;七是举办陕西省首届弘扬科学家精神舞台剧大赛,以“弘扬科学家精神 激发创新力量”为主题,面向全省征集参赛剧目,推进科学家精神舞台剧的提质扩容。同时,还将持续开展科学大师港澳巡演,以剧为媒,激发内地、香港、澳门青年厚植爱国爱港爱澳情怀,搭建内地与港澳青年交流交往的文化桥梁。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副主任张振威介绍了第七届“一带一路”创客营情况。他说,第七届“一带一路”创客营由重庆市人民政府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参与主办,于11月5日至11日在重庆和广西开展主场活动,在新疆、宁夏、内蒙和云南等地平行开展分营活动。本届“一带一路”创客营主题是“青春有梦 科技有我 世界同心”,采用线上线下结合方式举办,已邀请到35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名师生来华参加活动。此次创客营主要以“1+2+4+N”,即“1场线上创客营、2场线下主场活动、4个区域合作分营、N个海外工程科普营地”模式开展。

10.292023
声明

以下为虚假征文截图:

10.242023
新时代 新青年 新使命 ——中国科协主席与大学生见面会在合肥举行

2023年10月23日下午,中国科协主席与大学生见面会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水上报告厅举行。中国科协主席万钢与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建筑大学、合肥师范学院、合肥学院、巢湖学院等10所在皖高校的220名优秀学子代表进行面对面交流。作为第二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重点活动之一,本次见面会以“新时代·新青年·新使命”为主题,万钢与大学生们围绕中国科学家如何应对当前全球性挑战、基础科学专业学生如何在中国科技发展中贡献力量、如何理解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的关系、如何应对科研实验中的不可控因素等问题进行了亲切交流,与大家分享了自身在成长、求学、工作等方面的人生经历,给予同学们殷切期待、悉心指导与温暖关怀。万钢鼓励青年学子们心怀国之大者,坚持“四个面向”,传承科学家精神,厚植家国情怀,做有理想、有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他为青年学子在科学研究、个人成长中遇到的疑惑提供解答和建议,并指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成长环境,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担当”,鼓励同学们接好接力棒,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当同学提问中国科学家在解决全球性挑战中的关键作用时,万钢结合国家科技政策和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化转型升级,列举了我国科学家在推动可再生能源、光伏等新能源技术创新,助力减少碳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成就,鼓励同学们“立大志,做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为我国科技发展做贡献”。在谈到人工智能在学术领域的应用前景时,万钢表示,人工智能的普及是科学发展的过程,以“ChatGPT”为代表的通用人工智能模型已逐渐渗透到日常生活之中,这不是开端也不是终点,希望同学们在科研过程中坚持读原文、查来源,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总结形成对世界的看法。万钢在谈及新时代大学生助力乡村振兴时指出,农村发展大有可为。结合提问同学机械专业的学科背景,他指出,农业机械化、农机电动化是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方面,并嘱托同学们扎扎实实学好基础知识,认认真真做好实验,一定能够学有所成、建设美丽乡村。见面会前后,万钢还参观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史馆,调研了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建设情况。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王进展,安徽省政协主席、党组书记唐良智,安徽省人民政府副省长任清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书记舒歌群等出席见面会。

10.232023
创新引领 自立自强 打造高质量科技创新策源地 ——第二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在合肥开幕

10月22日,由中国科协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二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在合肥召开。中国科协主席万钢、中共安徽省委书记韩俊出席主论坛并致辞。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分管日常工作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贺军科,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高鸿钧共同主持主论坛。万钢在致辞中表示,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的新态势,要坚持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开放创新一体设计,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一体部署,持续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他强调,要集思汇智,下好原始创新先手棋。紧密围绕战略导向、前沿导向、市场导向的基础研究领域,有效联动全国学会、地方科协,促进各类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协作。要协同联动,打造集成创新主平台。积极把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态势,立足新型举国体制、超大规模市场、完备产业体系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高效集聚创新要素,推进创新创业,转化科技成果,加速构建坚强而有韧性的产业链和供应链。要与时俱进,争当创新理念实践者。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落实到科技创新的各领域、各方面,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不断优化学风作风,营造中国特色创新生态,弥合科学素质鸿沟,营造科学、理性、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要共建共享,培育开放创新新生态。倡导开放科学、开源创新的思维,推动全球产学研各界开展多层次、宽领域、建设性对话,落实“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支持各类创新主体、科技组织和科技人才同国际对接,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韩俊在致辞中说,第二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在合肥隆重举办,这是全国科技界的一次盛会,也是安徽的一件盛事。近年来,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坚持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以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为旗帜性抓手,聚力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充分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形成了一批并跑领跑的原创性成果,催生了动能强劲的新质生产力,营造了近悦远来的良好创新生态。当前,安徽正处于厚积薄发、动能强劲、大有可为的上升期、关键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引领、科技赋能、人才支撑。我们真诚期盼中国科协和各位院士专家充分发挥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把专业所长与安徽发展所需结合起来,深化与高校院所、重点企业等融通对接,指导支持安徽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把更多好成果、好技术转化应用在安徽、落地见效在安徽,助力安徽勇当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加快打造“三地一区”、建设“七个强省”。主论坛上,高鸿钧代表中国科协发布了2023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上海科技大学党委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儒新,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伟仁,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院长、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胡金波,中国科协副主席、军事科学院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陆朝阳,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分别围绕强激光与加速器发展、我国深空探测现状与未来、功能分子和材料研究最新进展与未来展望、疫苗研发创新与公共安全、量子科技最新进展与未来展望、通用人工智能认知大模型发展等相关主题作报告。有关部委、中央企业和安徽省有关方面负责同志,科研院所、高校和全国学会的科技工作者代表及媒体记者800余人参加主论坛。据了解,本届中国科协年会以“创新引领 自立自强——打造高质量科技创新策源地”为主题,围绕“科技自立自强”“学术跨界融合”“服务地方:建设科创高地”三大板块开展20项专题活动,充分展现科技工作者“主角”风采,发挥全国学会“主体”作用,增强举办地“主场”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