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04.012024
2024中关村企业家创新发展峰会 暨中关村科技企业家协会年会成功举办

群贤毕至谋未来,同舟共济谱新篇。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中关村作为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正朝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成为世界领先的科技园区,世界重要的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进军。3月30日,中关村科技企业家协会在大北农凤凰国际创新园以“新质生产力与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主题,线上线下同步举办“2024中关村企业家创新发展峰会暨中关村科技企业家协会年会”,近600位中关村政、企、商、学各界精英相约凤凰岭下,互颂成绩,凝聚智慧,共话未来。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经济学家辜胜阻教授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樊友山,北京市政府原副市长、中关村科技园首任主任胡昭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主任高福,北京市委副秘书长孙文锴,天津市滨海新区区长单泽峰,北京市工商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正局长级)王禹,天津市政府驻北京办事处主任袁新河,北京市海淀区委副书记杨仁全,全国工商联原副秘书长、全国工商联智库委员会委员王忠明,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二级巡视员赵清,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二级巡视员汪剑波,第一代中关村企业家代表,中关村科技企业家协会终身名誉会长、原四通集团董事长段永基,中关村科技企业家协会名誉会长、原时代集团公司总裁王小兰,中关村科技企业家协会首席顾问、原北京华讯集团董事长戴焕忠,中关村科技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中关村天合科技成果转化工程院院长朱希铎等出席会议。京东集团、四通集团、海龙集团、智谱华章、北斗星通、龙芯中科、大恒集团、长城钛金、凯联资本、汉王科技、中科视语、碧水源、纳通、中国信达、中科希望、康邦科技、博奥科技、伟豪控股、国富瑞、德青源、大伟嘉集团、佰仁医疗、汇龙森、书生云、中关村开放基金、创势资本、京楚投资、博电新力、金山顶尖、京蒙高科、中能北方、山石网科、大恒新纪元、清大国华、百望股份等近500位中关村科技企业董事长及代表参会。此次峰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峰会分为领导致辞、专家报告、企业家主题演讲三个环节。 中关村科技企业家协会会长、大北农集团董事长邵根伙博士代表协会向莅临活动的领导、企业家及专家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中关村科技企业家协会乘风破浪三十七载,硕果累累。协会作为中关村最具影响力的社会组织、作为科技创新的中关村名片、作为中关村科技企业的代言人,将进一步搭建服务政府、行业、会员的桥梁,团结更多会员,发扬“产业报国、敢为人先、包容失败、勇于创新”的中关村精神,带领全体会员企业融入新质生产力发展,助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做大做强企业,增强企业家的家国情怀,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增强促进共同富裕的责任感,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做出中关村企业家应有的贡献。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樊友山指出民营企业应把握新质生产力机遇,乘势而上,发挥主力军作用。广大民营企业要苦练内功,深挖主业潜力,增强创新意识,优化产业结构,注重数字化转型,加强品牌建设,争取与国资央企携手共进,共同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关村科技企业家协会要主动作为,充分发挥商协会组织平台作用,推动自主创新、开放创新、集成创新一体布局,引导会员企业围绕新质生产力培育的新要求、新场景、新任务,全面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北京市政府原副市长、中关村科技园首任主任胡昭广总结了中关村的成功经验有三点,分别为先行先试、敢为人先的大胆改革和创新的精神;致力创建世界领先科技园,实施创新驱动的重大战略;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党的领导,永远跟党走。 北京市委副秘书长孙文锴充分肯定了中关村科技企业家协会在服务企业发展、加强企业合作,促进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希望在今后工作中,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协会在科技创新、信息交流、资源整合、合作共赢等方面优势,当好政府和企业桥梁纽带,共同推动中关村形成更加完善的创新生态体系和更加良好的营商环境,为推进高质量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北京市海淀区委副书记杨仁全充分肯定协会在推动科技创新、服务区域发展作出积极的努力和贡献。当前海淀区正积极探索新兴举国体制的海淀实践,立体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高地,迫切需要以企业为核心的创新主体,迫切需要以企业家为代表的创新创业群体,迫切需要以中关村科技企业家协会为代表的优秀社会组织,希望中关村科技企业家协会聚焦医药健康、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助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动完善区域创新生态,持续做好企业家之家、政企沟通的桥梁、创新企业的智库,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再立新功。 天津市滨海新区区长单泽峰指出,多年来围绕创新协同,中关村和天津合作不断务实,中关村创新要素、创新生态持续向滨海新区赋能,共同探索出北京科技创新优势和天津先进制造研发优势相结合的区域协同发展模式,有力助推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未来,天津将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增强产业投资引导,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方面,继续向中关村学习,加快打造优质科创服务平台,更好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二级巡视员赵清指出中关村科技企业家协会在历届会长、理事、会员们共同努力下,在建言献策、品牌活动、捐资助学、商事调解等方面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明确了协会作为科技型社会组织需以服务科技创新、服务企业、服务产业、服务园区、提升服务能力为工作主线,打造社会组织品牌的影响力。能始终坚守初心,立足北京、辐射全国,走向全球,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中关村领先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关村老企业家代表、北京华讯集团原董事长戴焕忠对中关村科技企业家协会在服务政府、服务企业,服务市场中做出的成绩表达了赞许,对邵根伙博士接任协会新任会长的担当表示期许并寄予厚望。号召中关村企业家发扬中关村创新精神,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谱写中关村篇章。 以上环节由中关村科技企业家协会执行会长、大健康产业专委会会长、北京云尚时代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显勇主持。专家报告环节由中关村科技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中关村天合科技成果转化工程院院长朱希铎主持。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主任高福,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院长商文江,全国工商联原副秘书长、全国工商联智库委员会委员王忠明,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董事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彭剑锋,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主任、教授孙松林,京东集团副总裁、智能城市研究院院长、首席数据科学家郑宇分别围绕《风险投资助力创新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制度供给如何有效支撑科技创新》《商协会发展与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驱动高质量发展与企业转型升级 》《人工智能的冷思考 》《城市计算:释放城市数据要素价值》等主题,新质生产力赋能产业、制度、人才、社会组织、人工智能、数据等方面进行深度阐述。中关村科技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中关村天合科技成果转化工程院院长 朱希铎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主任 高福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院长 商文江 全国工商联原副秘书长、全国工商联智库委员会委员 王忠明 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董事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彭剑锋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主任、教授 孙松林 京东集团副总裁、智能城市研究院院长、首席数据科学家 郑宇企业家主题演讲环节由中关村科技企业家协会现代农业专委会会长、北京大伟嘉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廖峰主持。龙芯中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伟武,北京北斗星通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儒欣,北京智谱华章科技有限公司总裁王绍兰、北京中关村开放基金管理中心主任吴姝分别围绕破解卡脖子问题、构建“位置数字底座” 、GLM 大模型技术、汇聚金融力量等议题,深度诠释如何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助推国际科创中心建设。中关村科技企业家协会现代农业专委会会长、北京大伟嘉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廖峰 龙芯中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胡伟武 北京北斗星通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周儒欣 北京智谱华章科技有限公司总裁 王绍兰 北京中关村开放基金管理中心主任 吴姝 峰会上,中共海淀区委党校教学基地、中关村科技创新学院教学基地正式授牌。两个基地是中共海淀区委党校、中关村科技创新学院与中关村科技企业家协会深化合作、共同服务海淀区科技企业、服务中关村科技企业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这两项合作,将进一步加强中共海淀区委党校、中关村科技创新学院为中关村科技企业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共同为推动北京市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贡献力量。峰会当天展览展示环节,参会企业积极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与会企业家们表示,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今年两会精神,与中关村科技企业家协会同行,为中关村创新发展、为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再立新功。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将不断弘扬中关村创新创业精神,紧抓中关村科技、人才、资本、机制等创新要素,不断探索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科技创新,提高研发能力,用前沿性技术和颠覆性技术持续推动产业技术革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中关村科技企业家协会将持续构筑“以企业家为主体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生态,积极促进跨界合作、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携手共进,着眼未来,为首都建设开辟新的空间,让中关村的产业生态占据全球价值链高位。

03.202024
十年树国!德行大者,惜喜交集!

全网闻名广受赞誉的交大王树国校长,于2024年3月19日正式离任!今年他66岁,他1958年10月出生。那一年那一季,交通大学西迁工作宣告结束。从2014年4月到今天,他担任了十年西安交通大学校长。此前,他在哈工大长校12年。“西哈”两校在中国高校、在C9被认为比较另类,有人总说他们下滑,但他们一直顽强地处于第一方阵,在东北、西北担当领头羊,在中国教育和学术圈成为精神高地,在老百姓心中享有肃然的尊敬和广泛的口碑。甚至于在美国人眼里,他们才是合格的对手和值得高看的存在,因而猛踩,腹黑,拉清单。当然,美国人表达尊重的方式往往正是,没办法才只剩下骂人和制裁。王树国在西安交通大学校长任上,成为了网红校长,可亲可敬可爱的“小宝”校长,深受师生、家长、网友的热爱。也有人称呼他为当代蔡元培,大约是因为成就可比,个头相当。他们都是行动的巨人,发聩的高音。王树国校长演讲水平出色,网上演讲视频比比皆是,同时也观者如堵,上至鹤发下至垂髫,到西安游兴庆逛校园,往往皆知王树国。他把交大校长干成了全国大学校长的标杆。甚至于连火出圈儿的“山河大学”也把开山宝座留给了他。众所周知,西安交通大学作为交大衣钵的传承人,有着无比辉煌的历史,其地位和口碑即使是远在县乡的中学老师也了然于心,很多交大学子正是因为老师学长的推荐奔赴了古都,收获了人生最重要的一次相约。但是,喧嚣的时代大潮,百年未有的变局,也在冲击既有的秩序,曾经雄居中国工科第二把交椅的西安交通大学,也在世纪之交综合化,也要接受综合性层面的残酷比拼。也在高处不胜寒之境界,形成了一些短板。王树国上任的背景是,交大在全国的排名滑落很大,师生校友士气心气大受影响。事情总要人来干,激流总要腿来淌。有两句话大家应该是深有体会:一句是“钱不是万能的,但鄙视钱也是万万不行的”,另一句是“精神不能当饭吃,可没有精神,充其量就是吃货而已,是吃不出来成就的”。王树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当时的人们固然可以想象交大师生的底蕴和干劲儿,但是绝对不会想到,中国高校将出现一对罕有所见的黄金搭档。他们登上交大历史舞台,所拥抱的使命,就是宁可少活十年,也要再造交大辉煌,坚持使命担当。张迈曾和王树国联袂出场、情投意合、铁肩担道义,大笔写春秋,书写了一段教坛佳话。他们关心师生、改革校政,他们身先士卒、忘我拼搏,他们擘画未来、向西突围,他们紧紧相拥、洒泪留别。交大在此十年间跻身年百亿强校,重回前十行列,招生水平稳步提升,教学科研成果备受瞩目,毕业生质量数一数二,西部创新港建设开花结果。甚至于可以说,西安交通大学的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皆成为网上流量风景线,成为学界如饴的盛宴。卢建军书记为王校长撑起的一把雨伞,也让网友们称赞连连、泪影涟涟,发出浩叹。微观中见壮观,无晴日道真情。人们心中都有一杆秤。王树国校长素有真知灼见。早在二十一世纪之初,他接受风格前卫、风格锐利的《南方周末》专访,就大声疾呼“我再次强烈呼吁———还高校自主权!”采访结束时,王树国说,“别的话可以不发,这句话一定要发。”南方系素来自诩前卫,然而,面对一个爱国的大学校长,这家媒体为我们留下一份真正前卫的历史印记。面对记者诱导性提问,他对英语四六级考试提出疑虑。那时候,他才四十多岁。风华正茂,势气恢宏。因而,当去年西安交通大学并非第一个吃螃蟹,而弄出四六级与学位脱钩與情之际,很多人激扬文字,想必是并不了解王校长的认知。当然了,别人脱钩消无声息,交大顺势而为,却评者云集,这也是王者荣耀!王树国校长常讲“家国情怀”,他说过:一个缺乏实践经验的政治家,难以了解中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他强调,由这样的人来管理国家或地方,可能会带来巨大的危险。这应该是他的切身体会。他是恢复高考的亲历者,与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命运与共,见证了祖国巨变,也深刻思索新时代的机遇与风险。身为1977级考生的王树国,是在油田钻井平台上得到恢复高考消息的。靠着被窝里打手电筒复习的刻苦,他最终走进大学校园。后来,他先后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校长,得以从更为宏观的视角,去理解和看待当年的历史与今天的巨变。 他说:今天来回忆当年1977年恢复高考的历史重要意义,我们应该深深知道,今天的历史任务更重。因为我们要在这样一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我们应该着眼于世界,未来中国在整个世界变局当中应该发挥什么作用?这个时候我们的教育变革,大学应该主动融入社会、掌握社会发展的进程、把握社会发展的脉搏,让孩子们在立德树人方面有更高的这种理想、抱负和信念,继续继承和弘扬我们党改革开放的精神。他从农村走出来,当工人、上大学、出国留学,回大学当教员,又当过省府厅长,在副省长和大学校长之间选择了后者,为校政而弱化自己的专业锋茫,放弃院士推选,命运的齿轮推动他一路成为当代中国最著名的大学校长之一。他的经历与体悟,他的奋斗与思索,他的初心与感恩。都融入他长校的大学担当中,有为中。为国家解决卡脖子问题,是真正的光华与豪迈。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千年树国!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为世界之光。说起他的人生选择,王树国曾对媒体主持人说过:省委的主要领导在征求我意见的时候,说希望听到我个人的意见。我记得我当时说得非常干脆:我希望回到学校。年轻的王校长“曾被称作敢于放炮的大学校长”,他曾是媒体口中的“个性派”“少壮派”,如今,花甲白鬓,他仍然步履铿锵,风风火火。不要忘记,他也是拼命三郎。想当年,他是最年轻的国家级科研项目总工程师,这是我国第一个大型“智能机器人结构仿真系统”软件包项目,由哈工大、上海交大、北航、国防科大、华中理工等5所中国著名高校的60多名成员联合承担。他是我国第二代仿真机器人的学科带头人,自1989年担任总师起,20年间硕果累累,主持研制了机器人领域多项“中国第一个”,从“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成长为官方简历上的“机器人研究领域资深专家”。网上有诸多关于他为什么不评选院士的讨论。客观上,他在大学校长任上全情投入行政工作,主观上他认为“校长应该是职业化的,应该具有强烈的职业精神。”2014年10月13日西安交通大学校领导班子《约法十则》,其中有约:全身心投入管理工作。校领导的第一岗位是管理,第一职责是推动学校发展。每天保证在管理岗位工作八小时以上;当管理和学术出现矛盾时,以管理为主;为全校干部做出表率,以自己的投入带动中层干部的投入;努力提高分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上任交大校长当天他说“我们要以贡献求支持,这样才能得到陕西人民的热爱和拥戴。”当年4月28日他在全校干部大会上的发言中讲道:第一,交大是我们已经毕业和现在在校的所有师生员工的交大,第二,交大不仅仅是交大人的交大,也是陕西省的交大。第三,交大不仅仅是陕西的交大,更是中国的交大,乃至世界的交大。张迈曾和王树国两人自到任以后,没有建立自己的课题组,也没有加入某一个学院。两人行为表明了一个态度,不拉帮,不结派,不营私,一心为公,一切为了还交大一份成就。他甫一上任就开启了对西咸的考察。他把自己的种种大学改革的构想,全部倾注在了“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这里是试验田,也成为了花果山。王校长面对央视镜头,曾满怀憧憬讲“这可能是我事业生涯当中我最后想完成的一个使命。中国西部创新港所承担的使命是一种历史性的使命,也是一个世界性的大命题,中国人应该有自信有胸怀或者有担当完成这样的一个使命。”他在任上走遍了各学院、书院、实验室,拜访过西迁教授、老领导、院士,访问过很多科研院所和各地校友组织,沟通过各地政府企业。理顺了四面八方,从而也能施展百计千方。不得不说,当年西安交通大学改革动作是如此巨大,可谓是四座吃惊。张王两人上任不久,西安交大一次性将6名副校长全部换掉,其中固然有他们到届满龄等因素,可不能不说力度大魄力足,满满都是能量。台前幕后,风云色变。人事素来都是大事难事,难得是一心谋大事。他积极推动西迁精神与时代、实践相结合。尤记得,习近平主席在二〇一八年新年贺词中说,西安交大西迁的老教授……他们的故事让我深受感动。广大人民群众坚持爱国奉献,无怨无悔,让我感到千千万万普通人最伟大,同时让我感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2020年4月22日,习近平来到西安交通大学,走进交大西迁博物馆,参观交大西迁的创业历程和辉煌成就展,并亲切会见了14位西迁老教授。习近平谈起教授们两年前写给他的一封信,他说:“看了你们的信我非常感动,产生了强烈共鸣。”他指出,“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要坚持党对高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立德树人,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努力培养更多一流人才。王树国校长十年磨一剑,白发恍然间。犹记得,2016年4月8日,王树国在西安交通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誓师动员大会上说:联接新老校区的地铁线已开工建设,我们也开启了第三个甲子的新征程,让我们全体交大人同心协力、放眼全球,为实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为实现百年中国梦,前行!当天晚间,他与全体交大人同庆而歌!网上有人概括了王树国长校西安交通大学的历史成就:首先是积极扩展学校的办学物理空间,在他任内建设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从2017开工,不到两年初成规模,大大的缓解了兴庆校区和雁塔校区空间不足的难题,为后续的扩大本科和研究生招生规模和大力引进青年人才创造了条件。其次,学科建设取得了不小的突破。众所周知,西安交大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有5个学科位列全国前二名,但除了这五个学科之外,只有两个学科排在前十名,高新学科的实力明显不足。十年之后,在王校长任期之内的第五轮学科评估,西安交大一举拿下“电动机控核”五大硬核工科的A+,虽然顶尖学科数和十年前差不多,但在这一轮学科评估中,数学,计算机,材料等热门学科都获评A档,学校的前十名左右的学科数量相比十年前突飞猛进,其他诸如法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等文科学科也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再者,王树国校长在任内十分强调校地合作,校企合作,西交大的办学经费这几年大幅增长。王树国一方面充分发挥自己之前在军工企业内积累的资源,牵头拉线加强西安交大和军工企业的联合研发项目,另一方面和十几个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西安交大的优势学科和所在省产业发展需求为发力点,寻求积极合作的空间。王树国担任西安交大校长十年,晚近以来时间最长。其点点滴滴多为人所称道。但西安交大的发展,十年间也确有遗憾。包括高端人才有所流失,院士评选成绩不够理想,老一辈西迁人之后担纲大任者尚未全面突起,等等。挑战不可谓不大。路虽远,行则必至;事虽难,做则必成!王树国一以贯之在坚持革命式探求,担当化倡导,创新性攻坚。3月17日上午,由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举办的第十五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2023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十大好平台、十大好案例正式发布。西安交通大学《校地企共创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打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创新引擎》入选。会上,王树国以《新技术革命背景下的变革与发展》为题作主旨报告。他以第四次工业革命悄然发生为背景,介绍了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严峻挑战和考验,并结合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的设计思路和发展规划,就如何在历史性交汇期率先开辟高等教育的新赛道、探索21世纪大学新形态、彰显一流大学的责任与担当提出了自身看法。王树国表示,高校作为科教前沿,必须要把握大势、勇立潮头,胸怀“国之大者”,主动融入社会变化的浪潮和国家发展大局。要坚持“四个面向”,坚持“三位一体”统筹部署,协同创新攻关“卡脖子”难题,在科技创新实践中培养“高精尖缺”人才,不断探索新时代高等教育变革的新范式。王树国心心念念,要大学回归本位、正视不足,领导潮流,主导第一生产力、本质战斗力。当然,一辈人有一辈人的历史使命,交大总要接力行。王树国在西安交通大学校长任上的这一棒十年的超长发挥,整体上很棒很棒。人生能有几个十年呢?谁人又能赢得十年瞩目,满堂喝彩呢?他这一转身,一举步,一振衣。令人肃然。西安交大:为救国而生,为建国而迁,为强国而兴!这十年因树国而精彩非常。王树国简介:1977年9月至1987年6月: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工程系机电控制及自动化专业就读,并先后获的工学学士、工学硕士以及工学博士学位1987年7月至1989年6月:法国巴黎国立高等工艺学院高级访问学者1989年8月至1993年5月: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讲师、副教授1993年6月至1998年8月: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副所长,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院分党委副书记(期间:1993年破格晋升教授。后被国家科委聘为“863”计划智能机器人专家组副组长)1998年9月至1999年1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委,机电工程学院院长 1999年1月至2000年6月:黑龙江省科学与技术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2000年6月至2002年3月: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厅长、党组书记2002年3月至2014年4月: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副部长级),党委委员、常委(期间:兼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院长(至2009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至2010年) 2014年4月至今:西安交通大学校长(副部长级),党委常委 王树国同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第六届 、第七届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863计划智能机器人主题第五届专家组副组长、特种机器人专题专家组组长。陕西省第十三届委员会委员。        继任校长:张立群,1969年12月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多伦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化工学会会士,此前担任华南理工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中国化工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主席团主席,中国合成橡胶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1986年9月,张立群就读于北京化工大学高分子系橡塑工程专业本科;1990年9月,在北京化工大学高分子系材料成型加工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1992年12月,在北京化工大学高分子系材料学专业攻读博士研究生;1995年9月,任北京化工大学讲师;1999年6月,在美国阿克伦大学聚合物科学系做访问学者;2000年6月,在美国凯斯西储大学高分子系从事博士后科研工作;2016年9月—2020年9月,任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2020年5月,任北京化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2022年8月,任华南理工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张立群主要从事橡胶材料科学与工程、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生物基高分子材料与聚合物加工工程方面的研究。

03.182024
共探产学研深度融合新路径 第十五届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在京举办

       3月17日,第十五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在北京举办,大会以“产学研聚焦:新动能 新模式新产业”为主题,探讨如何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发展新质生产力,支撑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国家高质量发展。       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在致辞中表示,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强创新策源、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已经成为现代和未来相当长时间内,产学研各界共同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万钢指出,产学研各界要勇当科学规律的发现者,技术发明的创造者,创业创新的开拓者和创新理念的实践者。充分发挥产学研各类创新主体的优势,围绕战略方向、前沿导向、市场导向的基础研究领域,加强原始创新和颠覆性技术的创新策源能力,构建长期而稳定的支持机制,以研发布局带动产业布局,以科技创新成果重塑产业技术体系。  教育部副部长孙尧表示,产学研合作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要让更多的大学书记、校长带队走进企业,与企业家、董事长、总经理加强创新合作,让更多的企业董事长、总经理带队走进学校甚至走进高校的实验室去实际感受参观了解。  工业和信息化副部长徐晓兰副部长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将重点做好持续完善产业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加强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和体系建设、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等方面工作。在更深层次、更广范围促进产学研合作创新,强化部际协同、部省联动,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实现新型工业化共同努力。  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卢鹏起表示,将进一步推动存量专利盘活工作并加速产业化,做优增量和提升专利质量,推动产学研合作共同建设一批创新联合体,培育深化一批专利产业化样板企业,进一步推动产学研合作协同攻关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在产业链布局专利链,促进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安全可靠。  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作题为《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引领,推动农业强国建设》的主旨演讲,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作题为《新技术革命背景下的变革与发展》的主旨演讲,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宋志平作题为《产学研合作对企业创新的意义》的主旨演讲,华为集团财经首席数据科学家段戎作题为《大模型时代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主旨演讲,四位专家从不同领域为产学研深度融合提供了新思路。  大会同期还表彰了2023年在产学研深度融合等方面作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发布了一批新的产学研合作创新试点单位,支持建立了一批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协同创新平台,还推出了一批2023年中国产学研协同创新好案例、好平台。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会长王建华介绍,此次获奖的“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项目成果,其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100%。奖项以表彰在推进政产学研金服用深度融合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及个人等先进典型,引导各类创新主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强化社会担当,营造健康创新生态。  据悉,会议同期还举办了千校万企协同创新推进会、产学研创新成果与产业技术需求发布会、首届工业绿色产品与绿色设计协同创新专题会。(记者武玥彤 谢芸)   原文链接:https://share.gmw.cn/tech/2024-03/18/content_37209456.htm

03.102024
【代表委员谈新质生产力】种康委员:将盐碱地变成饲草“绿洲”

    【代表委员谈新质生产力】  种子作为农业的“芯片”,关乎国家粮食安全,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种康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智能设计育种是种业创新的重要基石,不论是在动物、植物还是微生物育种方面,其潜力都不可小觑。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种康(周烨/摄)   育种的最终目标是实现高产、优质和稳产。种康介绍,传统育种手段往往需要通过长时间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才能培育出符合需求的品种。通过智能设计育种,科学家能够更加精确地“掌控”育种过程,实现性状的模块化“组装”,达到理想状态。  “如何实现种业升级换代?这就需要我们综合运用多种学科交叉手段,如人工智能、计算生物学、基因组学和遗传学等”他说。通过多学科结合,能够帮助科学家深入地理解生物体的复杂过程,并找到其中的关键机制。  近年来,我国生物育种技术取得显著进展,特别是水稻分子模块设计育种技术,中国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水稻只是我们的一个起点,希望通过一系列前沿探索,验证和完善技术思路,逐渐推广至玉米、小麦、大豆等更多作物上。”  今年两会,种康将下一个目标对准了饲草育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地不断提高,肉蛋奶等高蛋白食品在日常饮食结构中的比例不断增加。这些蛋白类食物主要来源于草食性的牛羊和以大豆、玉米等为主要饲料的猪、鸡以及水产品等养殖动物。  解决牛羊肉等蛋白类食物的供给源是当下的刚性需求。传统的饲草育种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畜牧业对高产量、高品质饲草的需求,因此提升饲草育种水平尤为重要。“借助水稻育种研究的经验,加速饲草育种进入设计育种的新时代,实现饲草优质种质资源的精准设计与创新。”  饲草育种不仅是一个技术型问题,还是一个资源型问题。在有限的耕地条件下,如何寻找新的饲草种植地?种康及其团队将目光投向了盐碱地,通过培育耐盐碱的饲草品种,用科技创新的方式解决盐碱地利用问题,将盐碱地变成饲草的“绿洲”。  “这既能助力解决蛋白类食物供给增加的问题,也能降低盐碱地利用成本,是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一种体现。”种康建议,要重视耐盐碱生物育种创新,尤其是大力加强耐盐油料、饲草作物的分子育种研究;布局耐盐碱育种科技创新专项,高起点实现育种技术迭代,大幅缩短育种周期;完善相关基础科学研究布局,筹建饲草全国重点实验室,补齐集约化养殖饲草供给短板,确保肉奶刚性需求的供应安全。  种康委员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育种时间进一步缩短、育种精确度大幅提升,还将有能力对更加细微的性状进行“微调”,包括精准设计营养性状等,这将带来更加丰富的农产品,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出  品:光明网、《中国科技产业》杂志  策  划:战  钊  记  者:武玥彤 周  烨

03.102024
【代表委员谈新质生产力】李景虹委员: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年轻一代科学家

   【代表委员谈新质生产力】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写入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被列为2024年十大工作任务之一。两会期间,“新质生产力”成为代表委员关注的“热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李景虹教授在接受光明网、《中国科技产业》杂志联合采访时表示,“发展新质生产力与科技自立自强是紧密相连的,其核心就是要构建新的科技创新能力。”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李景虹(周烨/摄)   作为科技界的政协委员和高校科学教育工作者,李景虹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首要任务是持续强化国家层面的科技创新能力与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国家实验室和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工作,确保其成为支撑科技创新、基础科学及应用科学研究的强大后盾。只有不断攻克科技前沿难题,才能为未来的产业化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人才培养是科技创新的核心,是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关键。“我们必须重视并不断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年轻一代科学家,从基础科学到应用科学,涵盖理科、工科等全领域,构建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李景虹强调。同时,紧密结合社会发展需求、新质生产力发展趋势以及最新研究方向,如生物医学、量子科学、人工智能及纳米科学等领域,持续加强人才培养,为科技进步注入新的活力。  “我正积极投身于这些领域的发展之中”,李景虹说,“我们的纳米科学技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正在逐渐提高。去年,纳米科学技术首次设立为国家一级学科博士点,这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结果。”  纳米科学作为一门新型交叉学科,跨越了理科和工科的界限,为探索未知领域提供了新的视角。在李景虹看来,交叉学科为基础科学研究与产业化的结合开辟了新的可能性,尤其是在与新质生产力的结合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  李景虹认为,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过程当中,需要不断加强重要产业链的自立自强。“发展国内的、可持续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全链条产业,需要我们通过加强基础科学和人才培养,来提高‘链主’即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使我们的产品更加安全可靠。”  李景虹表示,将持续关注相关领域的发展动态,特别是新质生产力带来的新动能和新产业链,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希望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与探索,将纳米科学的基础研究与产业化深度融合,为新质生产力注入新动能。”  出  品:光明网、《中国科技产业》杂志  策  划:战  钊  记  者:武玥彤、周  烨

03.102024
【代表委员谈新质生产力】高校如何支撑新质生产力?乔杰委员:顶层设计出发,培养创新人才

    【代表委员谈新质生产力】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一体统筹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一体部署实施,深化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乔杰在接受光明网、《中国科技产业》杂志联合采访时表示,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肩负着特殊的使命。需要从顶层设计出发,将新质生产力与教育、科技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乔杰(周烨/摄)   乔杰表示,“高校应着力推进创新人才的培养,这种培养不仅要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更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从源头进行创新,不断拓展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同时,高校也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和转化,比如在药学、医疗技术、产品设备等领域取得更多实际进展。  乔杰分享了北京大学的具体探索。例如,通过设立临床医学+X等一系列创新项目,引入临床和基础研究教师的参与,让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实际需求,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术。“这样的做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还能让他们在实践中看到自己的研究成果对社会各领域的贡献。”  乔杰认为,高校还应关注当前科技发展的前沿领域,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并结合这些技术探索新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场景,她特别指出,多学科交叉的理念将为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创造注入更多的动力和活力。  此外,在今年两会上,她还重点关注女性生育力的保护和保存问题,着力解决育龄健康人群面对的共同困境,让女性更好地了解生殖健康知识,更好地计划人生。乔杰表示,应该关注社会热点问题,通过基础研究与实际应用结合,推动相关领域的创新发展。  出  品:光明网、《中国科技产业》杂志  策  划:战  钊  记  者:武玥彤、周  烨

03.102024
【代表委员谈新质生产力】胡培松委员:种质资源是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底座”

   【代表委员谈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率、高质量等显著特点,要实现这一目标,核心在于科技创新,特别是在颠覆性、前沿性关键核心技术上有所突破。”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胡培松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胡培松认为,当前中国农业科技在世界上大多处于跟跑或并跑阶段,原创性、引领性成果严重匮乏,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尤为重要且迫切。种质资源是农业的“芯片”,是新质生产力的“底座”。以他从事的水稻遗传育种为例,水稻在中国经历了两次革命——矮化育种和杂种优势利用,“然而,面对第三次水稻革命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却显得有些落后。”他坦言。近年来,中国水稻研究所也进行了很多探索。胡培松介绍,他的团队致力于智能设计育种的研究与实践,将生物技术(BT,Biotechnology)、信息技术(IT,Information Technology)与人工智能(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相结合,以期在水稻的产量、品质、抗逆性等方面实现跳跃式发展。  出  品:光明网、《中国科技产业》杂志  策  划:战  钊  记  者:武玥彤、周  烨

03.092024
【代表委员谈新质生产力】彭寿代表:企业要成为出题人,科研是答题人,产业发展是阅卷人

          【代表委员谈新质生产力】  “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首要任务,这不仅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科技工作者的使命。”日前,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彭寿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作为科技工作者,要充分利用科技创新的力量,加强基础研究,开展颠覆性和前沿性研究。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彭寿(周烨/摄)   近年来,彭寿及其团队在玻璃新材料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先后创造了世界领先的0.12超薄触控玻璃、30微米柔性可折叠玻璃、薄膜太阳能发电玻璃、特种功能玻璃等,为中国玻璃发展提供“加速度”,为我国新型显示、新能源、深海探测、航空航天等国家重大工程与装备做出了重要贡献。  彭寿认为,当下首要解决的就是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的问题,积极解决“卡脖子”问题,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让创新成果和研究成果为现实问题的解决提供有力支持。  他表示,政、产、学、研的有机结合是实现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企业要成为出题人,科研是答题人,产业发展是阅卷人。将创新链、工程链和产业链相融合,用人才链赋能,用平台建设来支撑体系。  “作为科技工作者和创业者,要秉承实干精神,脚踏实地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为国家的繁荣和进步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彭寿说。  出  品:光明网、《中国科技产业》杂志  策  划:战  钊  记  者:武玥彤 周  烨

03.092024
全国政协委员金李:促进产学研链条畅通

党的二十大提出“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时代命题,教育部、工信部和国家知识产权局等三部门开启“千校万企”协同创新伙伴计划,全力强化协同创新。高校要明确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国家战略的思路,企业要认识到高校洞悉科技前沿、学科丰富的价值。产学研合作是一种将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结合起来的合作模式。这种合作模式有助于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强大的研究、开发、生产一体化的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体现出综合优势。《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相关部委、地方政府都在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日前,多部门联合印发《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盘活工作方案》,倡导高校和科研机构采取普通许可方式、入门费加提成或者分期付款的许可费支付方式与企业达成许可协议,以及对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开展专利权稳定性分析,降低企业实施风险和成本。在各地方,辽宁省开展“科技专员进企业,惠企助企开门红”专项行动;湖南省成立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甘肃省大力建设高校产业研究院推动成果产业化等。在今年两会,产学研也是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常委、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商学院代理院长金李提交了《关于畅通产学研链条的提案》。金李提到,当前,高校和企业之间远未形成知识、人员、技术、资本的自由流动,高校科技力量尚未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充分发挥作用,尚未形成对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作用。基于此,金李围绕着产学研合作中普遍存在的五大问题提出了对策。科研价值观亟待转变首先,金李认为,现阶段高校服务企业还不够主动,研究与解决真问题的学风还不够扎实,科研价值观尚未全面转变。对此,他建议,高校管理者要结合区域产业特性,在学校战略规划、管理制度、人才布局、科研评价、资源分配中前瞻性布局并加以落实。“科研评价不应只看论文数量,还要看选题立意和格局、项目的前瞻性和应用前景。为政府和企业提供政策建议、咨询报告也应被视为与论文同等重要的科研成果。可考虑把企业任职经历作为新聘工程类教师的条件。可试点探索对应用类人才实施经费配比激励机制,从企业拿到经费的团队获得一定的财政经费配比。”金李表示。其次,金李认为,高校和企业之间存在社会效益和资本利益的价值主张差异。金李认为,高校的传统侧重点是发表论文、产出专利,获取科研经费。企业倾向于解决实际问题,获得排他性优势。产学研合作应该在平衡好双方价值观和利益主张的基础上,协作解决行业关键性问题,推动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对此,他建议,在国家层面设立产学研案例奖,表彰先进典型,引导各类创新主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把科技成果转化是否促进行业升级和自主可控作为衡量标准,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社会担当。再次,金李认为,技术转移行业缺乏人才,与科研组织和产业需求联系不够紧密。他表示,许多高校的技术转移部门缺资源、缺人手、缺话语权,且能力不足,无法全面深入了解学校科研状况或产业需求。高校的技转部门激励机制缺失也制约着技术转移队伍的发展对此,金李建议,高度重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团队建设,健全技术经理人的培养、评估和备案体系,培育跨学科跨领域、懂行业懂创业、能谈判讲故事的技术经理人,形成足够规模的人才池。跨过科研成果转化的“死亡谷”同时,金李提到,科技成果转化中间环节存在“死亡谷”。具体而言,借鉴国外分类,技术成熟度可分为9个阶段,高校擅长做1~3的基础原创研究,产业和资本擅长做7~9的风险投资和产业化应用。高校是基础研究主力军和科创策源地,不能指望大多数科研人员都去做成果转化甚至产业化。企业和风投具有逐利的天性,不能指望它们靠情怀去投早投小。4~6的工程化阶段往往缺乏足够资源,许多科技成果被“束之高阁”,成为技术转化的“死亡谷”。对此,他建议地方政府发挥召集作用,鼓励企业、高校通过规模化工程师队伍建设创新联合体,以需求为导向,专注于4~6工程化阶段,高质量的工程师团队在产业与高校之间扮演桥梁和技术经理人,对接产业需求和高校的深层次科研能力,在解决企业实际问题中培养新型工科人才。通过金融和法务手段构架新型责权利分配机制:每个环节都做自己擅长的事情,大幅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率。最后,金李提到,高校与中小企业合作不够密切,后者科研投入不高,创新人才不足。从实践来看,高校倾向于和龙头企业、科技领军企业开展合作,对广大中小企业不够了解。而中小企业作为创新创业和酝酿新兴技术的主力军,往往因人才不足、研发缺钱等因素,面临巨大的生存与发展压力。对此,他建议,鼓励学者与产业界、投资界的专家合作,成为有潜力、成长型中小企业,特别是“专精特新”企业的技术顾问和跨学科的顾问团。高校在开展企业高管培训的过程中大力宣传本校的平台和项目,争取社会资本的信任和关注。建议政府推动实施“中小企业研究计划”,为中小企业铺设获取高校基础研究项目的渠道,并针对中小企业研究项目配比扶持资金与产业政策。

03.072024
地方特色工艺美术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定瓷烧制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庞永辉  一、背景世界自工业革命以来,生产力空前提升,生产成本也是大幅下降,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让我们对美的追求变得更加表象化。我们在衣食住行方方面面的用品,统一化、模式化、外在化,已经失去了对用品本身的感动。随着我国经济几十年的高速发展,资本积累得到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大家对精神层面美的需求更加迫切,个性化、有温度的手工产品正在成为未来的消费主流。 二、意义中国是工艺美术强国,有着上万年的工艺美术史,为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我们的工艺美术门类众多,工艺精湛,地域特色鲜明,深受世界人民的推崇,凡是世界有名的博物馆,几乎都以拥有我们的传统工艺美术作品而感到荣耀。传统工艺美术产业基本以手工为主,产品价值的高低主要体现在手艺和创意上,可以带动大量人员就业及可持续的经济输出。同时,传统工艺美术产品内涵基本上以中国文化价值和中华民族精神为主,也是弘扬和输出中国价值的重要媒介。传统工艺美术产业大多分布在县级一下地域,地域特色鲜明,其产品制作过程很具有观赏性及体验性,其产品的购买过程也很具有鉴赏性和学习性。可以通过宣传引流,带动当地的特色文化旅游、休闲。 三、建议1.加大传统工艺美术产业的土地政策支持。传统工艺美术产业几乎是一家一户的为多,呈现散、小、产量低的特性,需要集中形成园区,提升品牌影响力。但是县级政府土地指标短缺成为制约传统工艺美术产业发展的瓶颈,难于做成省级重点项目。各省国土厅能不能出台手工业用地指标的优惠政策。2.加大税收支持力度。手工艺品人工成本高,材料成本低,抵扣有限,投资回报慢,税率13个点影响了规模化发展的前景。国家税务局能不能把一些手工工艺参与度高的工艺品生产明确纳入到手工业的税收政策上来。3.加大国家级媒体对地方文化的关注和宣传政策。地方文化特色不能只是地方消费,越是国际化平台,越能体现其特色价值,需要更广泛的宣传,得到更广泛的国家级媒体的关注。4.各级政府出台对本土工艺美术产业的扶持和培养的具体支持政策。以文化特色产业为核心,发展文化旅游,通过游学、体验、欣赏、购物等方式带动当地的地方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