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首页
促进会介绍
促进会简介
促进会章程
促进会会徽
领导成员
会刊网站
新闻报道
产学研动态
最新要闻
党建工作
科学普及
文件通知
通知公告
信息公示
政策法规
重要文件
合作交流
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
团体会员活动
会员单位展示
优秀创新成果展示
团体标准
团标公告
标准立项
批准发布
科技奖励
联系我们
联系方式
办公位置
移动应用
更多
首页
促进会介绍
促进会简介
促进会章程
促进会会徽
领导成员
会刊网站
新闻报道
产学研动态
最新要闻
党建工作
科学普及
文件通知
通知公告
信息公示
政策法规
重要文件
合作交流
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
团体会员活动
会员单位展示
优秀创新成果展示
团体标准
团标公告
标准立项
批准发布
科技奖励
联系我们
联系方式
办公位置
移动应用
首页
>
新闻报道
>
最新要闻
新闻报道
产学研动态
最新要闻
党建工作
科学普及
关注微信公众号
推动亚欧产业合作,第三届重庆与中欧班列沿线国家产学研合作国际论坛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2日
来源: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
为助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推动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和中西部国际交往中心建设,探索产学研合作新机制,11月11日,由重庆交通大学和渝新欧(重庆)物流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第三届重庆与中欧班列沿线国家产学研合作国际论坛在重庆外事大楼隆重举行。来自中国、哈萨克斯坦、匈牙利、法国和波兰等国家的专家学者、企业及政府部门代表100余名出席论坛,针对如何深化重庆与中欧班列沿线国家产学研合作进行了一场头脑风暴和观点交流。
本届论坛由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重庆市人民政府口岸和物流办公室、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重庆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指导,由重庆交通大学和渝新欧(重庆)物流有限公司主办,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国立理工学院等多家单位协办。
论坛为重庆与中欧班列沿线国家产学研合作添砖加瓦
论坛以重庆与中欧班列沿线国家产业合作为主题,探讨重庆与中欧班列沿线国家高质量产业合作机制与路径,共筑安全稳定、开放包容和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体系,推动亚欧产业合作可持续发展。本次论坛分为领导致辞、主旨报告和平行论坛三个阶段。
在开幕式上,重庆交通大学校领导、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会长、匈牙利驻重庆总领事馆总领事、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国立理工学院校长在开幕式发表了致辞。
在致辞中,重庆交通大学副校长黄承锋介绍,重庆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于2022年5月18日、2022年12月15日牵头举办了两届“重庆与中欧班列沿线国家产学研合作国际论坛”,对推动重庆与中欧班列沿线国家积极共商、协作共享具有积极意义。同时,该校发起成立了“一带一路”中(国)波(兰)大学联盟、重庆与中欧班列沿线国家产学研合作联盟、中欧班列沿线国家国际中文教育联盟,出版了《波兰发展报告(2021)》蓝皮书,集科学研究、学术交流、人才培养、智库建设和国际合作“五位一体”的教育部备案的区域与国别研究平台重庆交通大学欧洲研究中心建设持续推进,影响力逐步扩大。
匈牙利驻重庆总领事馆总领事百里表示,匈牙利是最早加入"一带一路"合作的欧盟成员国,匈牙利政府一直支持实现"一带一路"合作目标。匈牙利驻重庆总领馆将继续做好牵线搭桥和协助工作,与重庆一起,努力为两地的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创造更多机会。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会长王建华在致辞中表示,重庆与中欧班列沿线国家产学研合作联盟成立三年时间,已经取得显著成效。前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在国际朋友圈发出了强劲的交大声音、重庆声音、中国声音,本次论坛将进一步延展重庆与中欧班列沿线国家产学研合作联盟的影响力。
论坛现场,还举行了“中哈友谊”电子信息技能人才培训班结业证书颁发仪式,对在重庆交通大学开展电子信息技能培训的哈萨克斯坦5所院校的21名学员教师颁发了结业证书。
为亚欧产业合作可持续发展提供真知灼见
在论坛主旨报告阶段,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沿线地区产业经贸合作以及文化交流等议题,展开了14场精彩的主旨报告。其中,重庆交通大学副校长黄承锋做了题为“构建亚洲南北大陆桥培育新大陆桥经济带”的主旨报告,他在报告中概括了亚欧大陆桥特征及最新发展,并阐释中国西部地区的对外南北经贸联系,包括与俄罗斯、蒙古国和东盟地区的贸易往来发展情况等。同时创新性提出南北大陆桥的构想,并阐释其战略价值。
渝新欧(重庆)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太平回顾了渝新欧十年来推动沿线国家经贸发展与国际合作的历程,并介绍了公司未来的发展思路:服务重庆“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发展蓝图、持续推动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服务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
国际道路运输联盟(IRU)东亚及南亚代表处首席代表周研以“如何利用公路直达运输共促亚欧物流新通道大发展”为发言题目,聚焦沿线主要公路直达运输通道的建设与发展,重点关注TIR等国际公约与标准在提升沿线国家间运输与贸易便利化方面的积极作用,分享了近年来IRU与各方共同促进公路运输通道发展的经验、思考和成功案例。
法国国民教育部汉语总督学Joël Bellassen发表了“法中文化之交汇与调解的意义”的演讲,他从源远流长的中法关系出发,基于法语的语言政策和文学内涵,分享了中法两国跨文化交际的历史演变及现有特征。
“
头脑风暴”助力提升重庆对外开放水平
分论坛“中欧班列与通道经济发展”由重庆市人民政府口岸和物流办公室铁路处处长彭茜主持,重庆物流集团铁路物流项目发展负责人刘杰作了“全面提升中欧班列基础设施支撑保障能力”的报告,介绍了中欧班列全国铁路口岸基本情况、国铁集团在提升中欧班列基础设施各方面工作推进的进展情况以及下一步重点部署,并结合重庆中欧班列基础设施情况,提出全面提升支撑保障能力的建议。澜湄跨境经济合作中方秘书处副秘书长夏智勇以“中欧班列与通道经济发展对云南的借鉴意义”为题作了报告。他向与会者介绍了云南参与国际大通道建设的进展情况以及中欧班列与通道经济对云南加快国际大通道建设的经验借鉴。同时,还对加强南向国际大通道合作得出建议。重庆交通大学欧洲研究中心国际经贸所所长雷洋分析了土耳其“中间走廊”倡议的欧亚跨境运输方案及关键枢纽,“中间走廊”的发展有助于中欧班列形成多元化线路。
“中欧班列与贸易规则创新”分论坛由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外经外事处处长付驰主持,重庆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余元玲围绕“德国《供应链法》及其对中国的影响”进行发言,重点介绍了德国《供应链法》立法背景、立法目的及主要内容,同时分析该法对中国企业的可能影响,为中国相关企业如何应对提出了建议。赛力斯集团海外事业部总经理助理刘利颖介绍了赛力斯汽车的战略发展定位及其实施路径。重庆交通大学欧洲研究中心丝路建筑文化研究所所长关海长梳理了“渝新欧”沿线国家对外经贸合作现状,重点分析了中欧国际班列通道建设对沿线国家经贸发展的影响效应。
“教育国际合作及文化交流”分论坛由重庆社会科学院学术对外交流中心主任刘晓敬主持,重庆社会科学院文史研究所研究员胡攀报告了“一带一路”框架下重庆对外文化交流合作情况,他分析了重庆开展文化对外交流合作的七大成效,同时指出重庆对外文化交流合作在机制、人才、国际传播能力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提升重庆对外开放水平”,“构建文化交流平台”,“打造世界山水文化之都”等对策建议。波兰西里西亚大学人文学院语言学研究所主任Adam Wojtaszek对波兰和中国大学之间合作进行简要回顾,总结了双方合作的主要收获和具体成果,展望了两国高等教育合作未来发展前景。阿拉木图综合学院教学方法协会副会长阿比哈西莫娃·阿利亚在发言中提出,希望哈萨克斯坦和中国在教育领域的合作越来越密切。
多方合作将共同推动合作不断迈向新高峰
在过去十年里,中欧班列(重庆)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累计开行近8000班次,运输货值稳居全国前列,将大量“中国造”产品通过中欧班列运往欧洲,销往世界各地。截至今年9月底,中欧班列已经通达欧洲25个国家217个城市,累计开行超过7.8万列,运送货物超过740万标箱;运送货物占中欧贸易总额比重从2016年的1.5%提高到2022年的8%。
为期一天的时间,与会专家学者以开放的思维,创新的理念,为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推动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和“中西部国际交往中心”建设,探索构建开放包容和互利共赢的产业链,提供了真知灼见。
正如黄承锋副校长在致辞中所说,各位嘉宾和代表通过深入讨论和交流,共同寻找促进中欧班列产业合作的新途径,共同推动产学研合作不断迈向新的高峰。
中国产学研促进会王建华秘书长对本次论坛表示高度肯定,他说:“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科技创新和产学研深度融合将会为中欧班列沿线国家和全世界带来更多的福祉。”他认为这次会议的内容非常丰富,论坛本身就是一次交流互动、深度融合的机会,也是为我国“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进一步助推重庆与中欧班列沿线国家产学研合作,加快实现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分享经验、创新智慧、谋划方案,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践行承诺的一次积极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