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马鞍山慈湖国家高新区: 打造创业孵化生态链 跑出创新发展“加速度”

发布时间:2023年8月29日 来源:中国科技产业杂志

马鞍山慈湖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慈湖国家高新区)前身为成立于2002年5月的慈湖工业园,2006年4月经省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2012年8月由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高新区。

近年来,慈湖国家高新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强化“双创”载体管理,着力构建“创业大学-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创业孵化生态链条,强化创新平台建设,加速科技要素集聚,促进产学研用融合,激发双创内生动力,跑出创新发展“加速度”,成功入选国务院第三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获批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

多点布局,打造创业孵化载体品牌。高新区健全完善“双创”载体管理机制,支持各载体差异化发展,合力打造高新区“双创”载体品牌。自2016年起,高新区采取PPP、EPC等合作模式建设园区载体,目前共建成各类国家级创业载体3家、省级5家,建成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7家、市级82家。高新区现有3家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众创空间,既有国有全资控股公司运营的载体,也有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的智能制造方向载体,更有依托东南大学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校友经济势能建设的载体,实现多点布局、统一管理。园区企业建设运营管理的宁马青年创业谷、震坤产业园等多个载体,为高新区创新创业提质升级提供了广阔空间。

全线开花,构建创业孵化生态链条。高新区着力构建“创业大学-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创业孵化生态链条,打造园区内部创业孵化全生态模式。积极整合高新区、安徽工业大学及社会机构师资力量和创业资源,成立江东创业大学,实行“培训教学点+孵化基地”模式,逐步形成综合型创新创业教育结合创新创业孵化服务大平台格局。建设带有标准化厂房、办公研发楼、人才公寓等加速器园区,接收孵化器毕业企业入驻,助推企业快速发展、量质齐升。构建有梯度、有层次的载体培育、服务、管理体系,通过培育不断提高载体的服务能力和孵化成效,形成主体多元、类型多样、业态丰富的发展格局。

政策引领,优化创业孵化“生态圈”。高新区坚持从创业实际需求出发提升“软实力”,突出政策引领,全面强化创业综合服务能力,先后出台《慈湖高新区科技创新奖励暂行办法》《慈湖高新区政校企合作扶持政策暂行办法》等政策文件,在财政奖补、房租减免、金融扶持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设立创业载体孵化基金;推出“科技贷”“园区贷”等金融产品;依托慈湖紫荆创投母基金,引进私募投资基金助力科创团队。为创业企业提供“普惠制+定制化”服务。目前,园区拥有创业载体累计孵化企业518家、团队61家,培育高企25家,获得专利授权943件。

未来,慈湖高新区将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努力在要素集聚和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为加快建设创业城市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