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14年12月15日 来源:中国科技产业

产学研合作情况及相关成果介绍

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7月,隶属于江苏农垦,主要从事农作物种子的科研、生产、加工和销售,实行种子专业化生产、标准化加工、集团化经营、规范化管理,是全国农作物种子生产量、销售量最大的种业企业。公司注册资本1.33亿元,下辖18家分公司、4家控股子公司,正式职工人数580人。截止2013年底,公司资产总额5.58亿元,其中固定资产1.12亿元,资产负债率50.4%2013年实现销售收入10.91亿元,净利润4417万元。公司已连续13年被列为“江苏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11年被国务院八部委联合认定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成为江苏省内种子行业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2010年被认定为“江苏省创新型企业”、“江苏省首届农资推广应用示范企业”;2003年和2006年分别入选“中国种业五十强”企业,2010年入选“中国种业骨干企业”;2011年被江苏省政府授予“企业创新先进单位”,被中国种子协会评定为首届“行业信用等级AAA级信用企业”,被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认定为“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企业”,并荣获“2011年度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2013年被中国种子协会授予“中国种业信用明星企业”,跻身中国种业前十强。现将产学研合作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产学研合作资金投入情况

近三年来,公司在产学研合作累计投入资金13792.8万元,分别为:

1.基地建设:6219.5万元;

2.合作研发:4826.8万元;

3.买断新品种品种权和经营权:1050万元;

4.支付品种权益费:1380万元;

5.技术培训费:316.5万元。

其中,去年用于研发总投入5217.3万元,研发投入占销售总额的4.8%

二、产学研合作基地建设情况

公司以白马湖农场为产学研合作基地,以大华育种研究院为产学研的合作平台,大力开展产学研合作研究与应用推广。白马湖农场、岗埠农场、新洋农场等已建成8.5万亩高标准的试验、示范及生产基地。大华育种研究院下设水稻新品种研发中心、小(大)麦新品种研发中心和玉米新品种种研发中心,每年承担国家、省、科研院所研究课题10多项,试验示范课题30多项。

三年来,合作基地先后与18个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培育和推广新品种26个。如与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进行优质强筋早熟多抗高产广适性小麦新品种郑麦7698联合开发推广;与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共同承担的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农业)水稻和玉米新品种选育进展顺利,先后育成华粳6号、华粳7号水稻新品种和苏玉33、苏玉33和苏玉403个玉米新品种;与中国水稻所合作育成钱优148杂交水稻品种;与河南省信阳农科院合作育成D2035杂交水稻品种;与镇江农科所合作推广小麦新品种镇麦10、镇麦11号;与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合作推广小麦新品种淮麦35;与扬州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开展人才培养和生物技术在育种中应用合作等。

三、种子生产基地的建设情况

已经建成常规稻麦良种及杂交制种生产基地95万亩,分布于垦区所属的18个农场,这18个农场地处连云港、淮安、盐城、南通等4个省辖市的14个县区内,介于31.635.40N118.6121.20S范围内,地跨淮北、淮南和沿江三个农业生态区,具有良好的农作物种子生产繁育和推广条件,所产种子可推广至江苏、安徽、河南省全境及山东省南部地区。

公司依托江苏省农垦所属农场的种子生产基地,开展育繁推、产加销一体化种子生产与经营。生产基地的硬件建设由农场负责投资与建设,种子育繁、生产的软件和加工、仓储等硬件由本公司负责规划、计划和投资,具体工作由本公司所属的18个农场分公司负责实施。近年来,主要抓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基地农场配套和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种子生产条件,增强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现已建成高产超高产良种生产基地86万亩,占种子生产基地的91%

二是规范种子生产管理公司与基地农场密切协作,对种子生产实行“六统一”,即“统一连片布局,统一生产资料供应,统一生产技术措施,统一机械作业,统一质量标准,统一种子回收”。

三是实施“种子不落地工程”。“种子不落地工程”是指大型联合收割机收获的种子直接运至烘干房干燥后入库,再经过机械清选、加工、包装后进入销售市场,全程实现机械化,种子基本不接触场地晒场。这项工程,能确保种子纯度,能提高种子收贮和加工质量,能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同时,也是一项民心工程,可减少田间劳动用工,降低收割损耗,节约田间种子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益。目前,已建成27条含种子精选、包装的种子成套加工线,配备各类种子精选机140余台,日精选种子能力达4000吨;具有日处理400吨种子的塔式干燥机12套,装备了“三久”和“金子”厢式低温干燥机170台,日处理种子能力达900吨;种子仓储面积8.5万平米,拥有种子专用水泥晒场100多万平米;种子检验室面积1800平方米,拥有种子标准发芽室20个,配备各类种子检测仪器近700多台。

四、产学研合作的主要机制与主要成绩

(一)产学研合作的主要机制

紧密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是保障产学研合作经营成功的关键。近年来,公司经过不断探索,成功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合作机制。主要有:

1.合作培育新品种。根据本公司生产基地的地理位置和掌握的育种材料,开发应用合作方的部分育种材料或研发平台合作培育新品种,按照合作协议支付给对方一定的资源费用。

2.合作进行新品种开发推广。根据本公司新品种经营战略定位,先行小面积示范生产合作方正在育成的新品种,评价新品种的推广前景,再与合作方商洽买断该品种在某一地区的生产经营权,进行合作推广。

3.预付研发费用,买断新品种。根据本公司跟踪新品种研发所掌握的“内部”情况,与合作方预约新品种研究,在品种审定前预先支付给合作方一定的研发经费,品种审定后议价买断该品种的品种权和经营推广权。

4.联合进行课题攻关。根据本公司的实际研发能力和所掌握的材料,寻求优势合作对象,实施联合研究,解决新品种选育中的难题。

5.联合人才培养。2012年与扬州大学建立了企业研究生工作站,2014年与南京农业大学建立农科教人才合作培养基地,针对种子科学与工程、农学、园艺、经管等专业本科生,开展专业实践教学、创新性实验实践教学、毕业论文、SRT、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江苏省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同时接纳研究生实习实践,同时也为公司进行人才委培。

(二)产学研合作的主要成绩

2011年以来,公司通过产学研合作共推广新品种26个,其中小麦品种15个、水稻品种9个、玉米品种2个;共生产种子58.16万吨,其中小麦种41.32万吨、水稻种16.66万吨、玉米种0.18万吨,按种子类别分:基础种0.07万吨、原种1.85万吨、大田用种56.24万吨;3年间仅产学研合作推广新品种的销售额就达16.22亿元,累计推广种植面积6.0亿亩,亩平增产粮食40公斤,总增产粮食2400万吨,亩平增效70元,总增社会效益420亿元。

 五、产学研发展规划

按照国发(20118号文件和国办发[2013]109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种业体制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的意见》文件精神,今后科研教学单位将逐步退出商业化育种,并支持科研教学单位的科研成果、育种资源、研发人才向种子企业流动,鼓励“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整合现有的育种力量和资源。面对国家对种业骨干企业的新要求,种子企业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我们将加快产学研合作步伐,不断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本公司未来发展规划是:立足于国家战略,做强做大民族种业,以“育繁优良品种、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为使命,以“创建中国常规稻麦种子市场最具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领跑企业”为愿景,专注种业产业,聚合资源,精细管理,产学研融合,实现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保持业务和盈利持续增长,打造百年企业。

1.2020年前,投入50008000万元,在现有省级小麦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基础上,建成国家级企业小麦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产学研提供更高的合作和服务平台。

2.今后五年,新引进各类专业人才200人,其中愽士20人、硕士50名,大学本科生100人,优化人才结构;对现有的人才进行系统培训,实施知识更新工程。

3.大范围、多层次寻求与省内外一些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积极做好研发战略协作联盟,开展协作育种,为他们做好试验示范。计划每年拿出1500万元左右,用于他们培育的农作物新品种或新品系的市场买断。

4.五年推广新品种3040个,生产种子100万吨,推广面积10亿亩。到2020年,实现年销售各类农作物种子45万吨,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实现利润2亿元。

我们将以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复审为契机,解放思想,开动脑筋,求真务实,加强基地建设,进一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努力开创产学研合作新局面,把江苏省大华种业打造成国内数一数二的稻麦育种、良种生产推广和农业技术人才培养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