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061基地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

发布时间:2014年12月12日 来源:中国科技产业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六一基地

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总体情况

 

       一、示范基地基本情况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六一基地隶属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是1964年经中央专委批准建立的配套完整、生产能力较强的航天产品科研生产基地,是一个现代化的军民结合型大型企业集团公司。基地现有17个工业企业(1个上市公司),2个商贸企业,9个事业单位;基地总资产114亿元;现有职工1.8万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7000多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800多人,各类专家150人。

       40多年来,○六一基地为国防建设和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基地承担了大量航天产品的研制批产任务,为我国多个卫星、运载火箭、战略战术武器系统等配套研制生产多项产品。作为运载火箭、“神舟”飞船和“嫦娥”奔月工程各系统重要研制配套单位,基地承担了大量关键部件的研制任务,特别是在“神五”、“神六”、“神七”飞船的成功发射中做出重要贡献,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2011年,基地为天宫一号/神舟八号的对接成功又做出了贡献。

       ○六一基地在抓好航天产品科研生产的同时,还开发生产了铝工业技术装备、超临界C02萃取装备、特种专用汽车及汽车车桥、汽车散热器与中冷器、微特电机、高效节能永磁电机抽油机、大功率液力变速器、油井测试仪器、精密齿轮、航空与航天用钛合金及高温合金特种紧固件、核电站特种铸锻件、锂离子电池、冶金行业拉拔设备、高端电连接器及继电器等多种民用产品,民用产业得到迅速发展,连续几年以40%的速度递增,以装备制造、工业基础件、特种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三大板块为主的民用产业发展格局已基本形成。

       基地现已建有2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国家级生产力促进中心,3家国防科技工业企业技术中心,5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4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省级重点实验室,9家省级院士工作站,15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检验评测机构,1家科工集团研发中心。从而构成了比较完善的技术研发体系。基地还有2家单位获得科技部、国资委、全国总工会批准的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称号。

       2002年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六一基地建立了贵州航天高新技术产业园,它是依托○六一基地的军工技术和人才、产业基础,结合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国家批准○六一基地的“调整改造工程”建设规划,按照“一园多点”的发展格局,在遵义市和贵阳市建立了贵州航天高新技术产业园贵阳园区和遵义园区,园区占地5.4平方公里。园区从2002年开始建设,到2010年12月止,已累计完成投资40多亿元。目前,园区已初具规模,入驻企业170家。

       2010年12月27日,○六一基地的贵州航天高新技术产业园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产业化试点基地”称号,国家知识产权局田力普局长亲自向○六一基地授牌。

       2010年12月22日,以“产学研合作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北京)高峰论坛暨2010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年会在北京举行,〇六一基地获得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颁发的“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授牌。 

       二、产学研合作情况

       1、产学研合作基本情况

       基地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重庆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浙江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贵州大学等多所大学及专业院所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框架,并共同合作开发了许多研究项目。还联办了多期MBA班及专业研究生班,为集团培养了大批技术与管理人才。

       基地正在进行院士科研工作站建设工作,以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为平台,充分利用○六一基地的科研基础条件,引进具有优势专业技术领域的专家(院士)及院士所带领的技术研发团队,在光机电一体化特种技术装备(自动控制技术方向)、特种铸锻材料、精密微特电机等领域开展关键技术研究,为基地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基地9个院士工作站已经贵州省科技厅批准建站。

       2、产学研合作模式

       产学研合作模式:(1)委托研发;(2)共同承担科研项目和国家以及省部级重大科技专项;(3)组建产业技术研发联盟;(4)产学研共建实体,入股建立专业化公司;(5)人才培养;

       合作双方已形成较为完善的、长效的合作机制、协调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并实现共赢。

       在共同承担项目方面,基地贵州航天新力铸锻有限公司、贵州航天精工制造有限公司与贵州省机电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单位联合承担了贵州省重大科技专项-“先进材料成形技术及特种行业产业化应用”项目;

       基地贵州航天林泉电机有限公司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航天航空大学、重庆大学联合承担了贵州省科技厅重大科技专项-“精密微特电机关键技术及工艺技术研究”项目;

       在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方面,由○六一基地牵头,联合航空011基地、贵州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贵州科学院、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贵阳市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等13家军工企业、重点院校和研究院所共同发起建立了“贵阳军民结合(装备制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同时,基地加入了国资委发起组建的“电动车产业联盟”;贵州普天物流技术有限公司发起组建的“物流中心自动化装备及系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六一基地为副理事单位)。

       在产学研合作机制方面,基地贵州航天乌江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就是乌江机电厂与贵阳铝镁设计院产学研共同投资共建实体的一个典范,贵阳铝镁设计院有铝工业设计的行业优势,乌江机电厂有大型铝工业产品研制生产优势,共建实体使产学研合作双方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长效的合作机制、协调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共同发展。

       基地群建机械公司与贵州省科学院合资组建的贵州凯科特新材料公司也是在产学研合作形成利益共同体的又一典型案例:贵州省科学院在新材料研发方面有优势,群建机械公司在产业化组织、管理方面有优势双方合作成立公司,优势互补,公司发展已给双方股东上亿元的回报。

       3、产学研合作成果

       科技部批准○六一基地和遵义市政府联合建立了“国家火炬计划遵义航天军转民(装备制造)产业基地”; 科技部批准○六一基地和贵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单位联合建立了“贵阳国家军民结合(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认定贵州航天高新技术产业园为“国家专利产业化试点基地”,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认定○六一基地为“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贵州省批准○六一基地与高等院校、科研及相关企业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4个;荣获国家发改委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奖2项,荣获贵州省科技进步奖14项,贵州省优秀新产品奖22项,遵义市科技进步奖9项。

       三、产学研合作的经验和体会

       根据大学和研究院所的相关技术及人才优势,基地主要在项目研发、共建技术研发平台、共建技术创新联盟、共建技术研发机构、人才培养等方面,加深与大学和研究院所的广泛合作。

       1、共建技术研发平台

       搭建校企研发平台,充分利用大学专家在相关专业方面的优势和基地在产业化方面的优势,共同研发有市场、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新民品。

       2、共建技术创新联盟

       共建以重大项目为牵引的技术创新联盟,加强重大民用项目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

       3、共建技术研发机构

       充分发挥双方的科技资源优势,共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技术研发机构。充分利用大学技术人才优势,加强民用产品标准制修订工作。

       4、共建人才培养基地      

       利用大学丰富的教育资源,为基地技术人员提供形式多样的在职培训;继续为基地输送优秀毕业生;引进大学有关专业的博士毕业生进入基地博士后工作站开展工作;与大学联合培养人才。

       5、建立战略合作长效机制

       (1)建立经常性的沟通交流机制,成立与大学合作协调小组,实现资源、信息共享。

       (2)基地和大学每年轮流组织一次专题合作会谈,就双方科研合作、人才培养及学术交流等具体合作事宜进行定期会晤,通报双方合作意向,解决合作中的重大问题等。

       (3)建立互访制度。双方可互聘兼职教授或研究人员,互派访问学者,互派研究生实习,不定期地举行双向学术交流。

       通过合作,一方面满足企业提高研发能力的要求,另一方面可为学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人才直面工程实践需求提供平台,最终实现校企之间的成果转化、技术创新以及资源共享的无缝对接,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六一基地

       二○一四年九月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