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构筑产业科创生态推进区域协同创新——长三角科技产业创新论坛在上海举行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17日 来源:中国科技产业

20211016T104302_0-_54A0207_high.JPG_[6632612].jpg

    从无到有的原创性突破,从有到多的规模化量产,从规模量产再到智能化定制,协同创新是其中的关键词。如何探索跨区域协同创新机制,构建区域科技创新生态是必由之路,长江三角洲地区是试验者也是践行者。

    2021年10月16日,由上海国创科技产业创新发展中心主办,以“科技赋能、产业创新”为主题的长三角科技产业创新论坛在上海举行。来自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园区、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等各界代表齐聚上海,共话区域协同创新,分享科技实践路径。

    论坛科创企业分享环节,云集了智慧医疗、民用航天、智慧教育、智慧包装、新材料、高端装备、水下机器人、云计算、新能源等企业代表,来自森兰科技、联影医疗、蓝箭航天、箱箱共用、华为上海云、滨海新材料、国焊科技、博雅工道、麦思威尔、博氢新能源的企业家,围绕科技企业创新、技术升级、产业打造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分享。

 

    三个趋势正促使科创生态进化迭代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执行副会长、秘书长王建华表示,在区域创新资源联动上,长三角三省一市各具特点,创新资源汇聚和连接频繁,能级不断提升。譬如,上海综合优势突出,江苏制造业发达,浙江数字经济领先,安徽创新活跃、生态资源良好。

    科创生态如何打造?王建华强调,产学研界要利用上海创新资源优势,以企业为主体,以功能性平台为载体,以各重点产业中关键技术创新为核心,强化产学研融合,提升各类科技创新联盟和合作平台的功能,完善科技创新资源共享共用机制,形成高效联动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发展体系。

    上海国创科技产业创新发展中心在论坛上正式成立。该中心由上海经信委主管,临港科技城和复旦大学工程与应用技术研究院等机构以及行业内人士共同发起,致力围绕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等一批关键技术领域,搭建产业创新赋能链,助力推动长三角科创核心区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上海国创科技产业创新发展中心理事长黄岩表示,长三角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正在形成中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新高地。区域内创新要素共享、分工协作、跨界融合趋势显现,科创发展迎来新的机遇期。

    黄岩分析,目前有三个趋势正促使科创生态进化迭代。一是科创理念的变化,正从以互联网企业为代表的科技创新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转变,以“科创板”为代表的一批新兴企业异军突起,“硬科技”成色十足;二是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中诉求正在发生变化,要求“陪跑”科创企业成长的资本、政府、服务机构能力亟待提升,不仅仅单一对科创企业以资金支持,还需要从政府支持、科研成果转化、投融资等全方位提供贴身式服务;三是资本的偏好性在发生变化,引导社会资本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服务科创企业,从过去追求互联网“流量”明星企业、房地产投资等领域,逐渐向“硬科技”、关键核心技术企业转变,资本的长期价值发现、价值创造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海国创科技产业创新发展中心成立,希望在科创生态打造、新型科创赋能模式探索、长三角科创要素流动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建议研究设立面向全球的科学研究基金

    在新形势下如何开展创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刘建兴认为,要实施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更加主动地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只有在全球创新网络当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主导作用,国家科技大国的地位才能奠定。”

    刘建兴建议,我国要主动设计和牵头发起国际的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发挥科学基金的独特作用,研究设立面向全球的科学基金,支持在我国在设立国际科学组织,外籍科学家在我国任职等。

    在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钱锋看来,科创生态的打造也面临诸多挑战,科技创新力量分布亟待完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尚未形成以国家科技创新平台为引领,有效整合各类创新力量的创新平台体系。“目前科技创新平台主要以学科发展为导向,尚未以目标、短板、问题、应用为导向形成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顶尖科技力量。部分科技创新平台定位不明确,聚焦领域分散。”钱锋说。

    钱锋强调,长三角肩负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使命,需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策源,助力全球资源配置、原始创新能力、高端产业引领,夯实数字底座,助力产业数字化转型,为加快构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前沿产业集群提供有力支撑,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作为长三角的“龙头”,上海正着力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刘平透露,上海正按照科创中心规划要求,加快推进重大科技专项和重大科技技术知识建设,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培育并壮大一批科技领军企业,助推关键领域加快迈向全球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高端。

    “在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过程中,迫切需要上海科创科技产业发展中心这样一批科创服务平台,共同为科创要素极具,科创生态打造长三角科创共同体培育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先导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刘平说,“下一步将打造长三角科创生态协同高地,凝聚一批国内外科创领域的产业机构、专业机构、中介服务机构,为全球科技创新策源地,高端产业增长级,科创生态共同体提供智慧方案和机制创新供给。”

 

    制造业人工智能应用规模2025年或超140亿元

    由德勤中国联合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以及上海国创科技产业创新发展中心撰写的《制造业+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发展研究报告》也在本次论坛上正式发布,全面梳理和研判“制造业+人工智能”发展态势。

    报告认为,人工智能在制造业的应用仍面临诸多挑战,主要是芯片技术有待突破、工业数据应用分析能力不足、项目无法直击业务痛点、复制性较差以及制造企业理念和人才掣肘。建议政府与全社会协力从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制造业信息化水平、技术标准及关键性技术、技术产业融合等方面推动人工智能应用。报告强调,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在现有工业系统的基础之上优化效率,但并不能帮助我们实现“弯道超车”,更不能取代基础研究。一方面,要围绕人工智能前沿领域基础科学问题强化研究,产出更多原创性成果;另一方面,要引导各类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展适用于重点行业的基础性研究。

    德勤管理咨询华东区领导合伙人向伟表示,受政策支持、数据环境、算力提升、算法模型优化、商业化应用潜力五大利好因素驱动,中国制造业人工智能的应用前景广阔,预计未来5年将保持年均40%以上的增长率,并在2025年超过140亿元人民币。